正确应用建筑防水原理是根治理渗漏通病和疑难渗漏之本。有史以来,无论诸多保存至今的历史建筑,还是优秀近代建筑,无一例外地得益于因地制宜、顺应自然以及对不同防水原理的精准选用。笔者研究总结的建筑防水原理是基于《建筑水渗透运动定律》,如下:
建筑缺陷、水介质、渗透力(能量)在同一时间、空间存在时,建筑水渗透危害才可能发生。换言之,当削弱和消除上述几个必要条件中任何一个,建筑水渗漏问题将不复存在。根据不同原理归纳分析材料防水原理和构造防水原理两大类。1.材料防水原理是运用了包括混凝土结构材料自防水在内的现代防水材料科学,通过弥补建筑缺陷,实现地下水下空间的利用。2.构造防水原理是通过利用建筑自身的构造材料、建筑物理和力学条件,通过相变、等压、叠层、时差等方法调整、改变其他四种条件的基本原理,实现了建筑防水寿命基于建筑结构或构造寿命的共存状态,是建筑防水领域环保、节能和可持续且不可或缺的防水技术。把防水材料等同于建筑防水,把材料防水原理取代构造防水原理,把防水材料的数量取代防水工程质量的目的显然与防水原则相悖的,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不可估量。典型的两大不同防水原理治水实践如下:
1.材料防水原理应用:2007年11月15日笔者接到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虹桥航站区项目部的邀请,参加了由民用院、华东院、建工集团等设计施工高校单位代表组成的四人(偶数、无材料企业参加)的专家组,就“虹桥机场西航站楼地下(饱和水渗透)防水方案”讨论。目的:纯为降低投资和维护使用成本、提高防水质量和寿命。论证唯建筑防水基本原则为准绳,无须少数服从多数。论证结果取消原设计碳基外防水层及“防排结合”,运用了成熟的混凝土结构材料自防水方案。竣工近二十年来的多次回访效果良好,随时间推移,建筑防水寿命与结构和构造共存状态,将持续发挥其建设和使用的低成本、质量和寿命的高品位。
2.构造防水原理应用:2015年1月初笔者接到忘年交《中国建筑防水》杂志原副总编牛光全老师来电,就我国“高铁无砟砼桥聚脲防水出问题后的防水材料替代方案讨论”征求笔者意见。在电话中本人提出取消材料防水采用构造防水原理的理由和建议,获得牛老先生支持后,笔者应邀撰文详述。考虑到建筑平屋面构造防水应用已经成功应用15年,普及尤为重要,经约定两篇文章同时发表。内容请参阅2015年4月同时推出的“论高铁无砟砼桥的构造防水”《桥梁与隧道》四月刊及“平屋面构造防水研究及应用”《中国建筑防水》(屋面工程)四月上两篇文章。通过北京铁科院了解到,此后,高铁砼桥已经不再使用任何碳基材料防水。
下篇内容《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与实践》系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