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营造

重载试验背后的大桥“生命线”

碧海之上,长空之下,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如钢铁巨龙蜿蜒在伶仃洋上。该项国家重大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日前已进入通车试运营阶段。

在深中通道现场,两根长长的“鞭子”耀眼醒目,它们从一座主塔跨越而过,再跨过另一座主塔,它就是大桥的重要受力构件——主缆。

今年4月,经过136辆总重约5000吨的大货车组的重压测试,深中通道深中大桥完成动静载试验,至此深中通道全线桥梁工程荷载试验全部结束。

根据试验数据看,深中通道深中大桥、中山大桥、非通航孔引桥的实测值均小于理论值,且大部分指标富余较大。这意味着深中通道桥梁工程不仅通过“体检”,还在“体能达标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是世界级“桥、岛、隧、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全长约24公里。其中桥梁工程总长约17公里。深中大桥是深中通道控制性工程,为主跨1666米的三跨全漂浮体系悬索桥,主塔高270米,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

在深中大桥上,136辆重型货车自由穿梭,大桥经受住了重载考验。而承载大桥主要荷载的重要结构物——大桥主缆,则扮演着重要角色。

远而望之,大桥两根主缆如同两条轻盈的丝线悬挂在大桥桥面上方。每根主缆从大桥一侧的海中锚碇中牵引而出,以抛物线形式越过两座主塔,与另一侧锚碇相接,吊起全桥213片钢箱梁。钢箱梁的顶面其实就是大桥桥面,全桥钢箱梁总重5.66万吨。

“大桥单根主缆由199根索股组成,每根索股由127丝、直径6毫米的中国自主研发2060兆帕镀锌铝钢丝组成,这是目前国内强度等级最高的悬索桥主缆钢丝。”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S04合同段技术负责人肖文福介绍,采用高强钢丝不但降低主缆用钢量、减小风阻,还增强了抗腐蚀性,是我国主缆钢丝强度的又一升级突破。

主缆的每根索股长约3000米、重约85吨,单根主缆重达1.7万吨。要将如此重量的主缆搬至270米高空并非易事。

“全桥第一根索股牵引成功并完成线型、高程测定后,每根索股都要以它为基准牵引调位。”二航局深中通道项目测量队长罗友华说,索股架设中,海上大风导致索股摇晃无法精确测量,团队通过主缆“V”型保持器和索股抑振装置解决了风的影响,还采用超长索股无人跟随架设技术,对索股进行远程监控,自主研发智能标靶等设备,对关键数据实时传输,提升了主缆架设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解决了昼夜温差大,导致索股变形,夜间调索精度不高的问题。

2022年9月23日,深中大桥主缆全部架设完成。两根主缆飞跃海上,成为承载大桥结构物以及后续桥面车辆的重要“生命线”。

如今,该项历经7年艰苦建设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工程质量通过“大考”,在万众瞩目中“上岗”,画上珠江口“黄金内湾”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开创湾区交通发展新格局。(通讯员 杜才良 王鑫洲)

2024-07-11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5973.html 1 3 重载试验背后的大桥“生命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