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0日,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年来,贵州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同发展,历史性地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运输难”等问题。
着力“串线成网”,推动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供给提质扩面。累计投入159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9.2万公里、通组硬化路7.87万公里,完成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1.5万公里。到去年底,该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8.5万公里,路网密度达105公里/百平方公里,硬化路率达96.13%。
着力“数管齐下”,推动农村公路协同治理体系加快形成。依托该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结合农村公路应用场景,创新研发“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系统,构建起“工作调度一张图、数据应用一个库、过程监管一条线、建管养运一盘棋”的管理模式。
着力“养必到位”,推动农村公路长效养护机制不断完善。牢固树立公路“三分靠建、七分靠养”的意识,持续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标准提高至每年县道10000元/公里、乡道5000元/公里、村道3000元/公里、通组硬化路1500元/公里。“十四五”以来,该省累计投入日常养护资金达33.5亿元,其中省级资金15亿元。
着力“多元融合”,推动农村公路更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公路向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农业坝区延伸,该省500亩以上农业坝区实现等级公路全覆盖,721个乡镇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通达。大力发展“公路+”模式,建成以旅游路、产业路为重点的“美丽农村路”3.4万公里,构建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5000公里。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