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利用“智研院”这个平台,鼓励“智研院”加快智慧工装研制进程,促进研究生产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2022年8月,中铁十一局集团四公司决定,将智能工装研究院名称调整为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智慧建造研究院。
2023年10月,他们又把“智研院”从公司总部办公楼一角,搬到武汉光谷未来城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生产基地搬到随州市钢构加工基地,把我国建筑行业工程公司层面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设在“智研院”。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相继出台《关于规范公司信息化系统及智慧工地建设管理的通知》《关于明确智慧工程项目经营及实施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智慧+”建设工程实施、经营及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红头文件,明确规定,对信息化管理和智慧工地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总部各部室和各项目可结合自身需要,提出信息化系统建设需求,向“智研院”提出申请,由“智研院”统筹负责各类信息化的统一规划和开发建设;“智研院”负责与各类信息化需求单位、使用单位签订研发或技术服务合同,同时负责各类信息化系统的推广、应用、运营及维护;公司所有新上项目的智慧工地建设,由“智研院”与项目部共同策划后,由“智研院”实施;智慧工程建设任务未含在项目合同内的,各项目要积极对接业主,协助“智研院”投标;公司经营计划部负责收集智慧工程项目招标信息,“智研院”与公司经营计划部联合进行项目投标工作,中标的智慧工程项目由“智研院”负责实施。
为了加强对全公司科研成果统筹管理和专利申报与保护,中铁十一局四公司把这项工作从科创部分离出来,划归“智研院”负责,并把原来负责全公司科技成果立项、申报工作的骨干,从科创部调到“智研院”,提升为“智研院”副总工程师,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智研院”结合工作特点,广泛收集基础素材,及时进行重大奖项申报和编制,“智研院”的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明显改观。2023年,“智研院”共申请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总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均占公司年度同类型专利申请量的40%。先后捧回了湖北省举行的第三届高价值专利大赛中获得银奖、湖北省工会举办的第六届工友杯竞赛中捧回了“十佳创新奖”、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交通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第三届高价值专利三等奖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全国智慧企业建设创新案例。
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忠义表示,“智研院”成立以来,公司领导班子围绕“1236”数字化转型任务目标、坚持以智慧工地为突破点、深度开展智慧建造工作的目标追求始终没变,以示范项目驱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加快智慧建造通用模块的开发,形成了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运营等全产业融合一体的智慧建造产业体系。 (通讯员 郑传海 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