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特别报道

当好世纪工程的第三只“眼睛”

——中铁建港航局集团勘察设计院深中通道项目纪实

□黄金莉

6月30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深中通道正式通车。作为众多建设单位之一,中铁建港航局集团勘察设计院参与了深中通道岛隧、锚碇工程的第三方监测。监测团队以科学的管理理念、精湛的专业技术、优质的工程服务,当好工程的第三只“眼睛”,为世纪工程保驾护航。

深中通道这项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历时七载攻坚,中铁建港航局设计院深中通道第三方监测团队也陪伴它走过了六年奋斗之路。

2018年初,中铁建港航局勘察设计院作为中国铁建旗下唯一一家水运专业甲级设计院,成功中标深中通道岛隧、锚碇工程第三方监测项目,主要承担东人工岛及堰筑段临时围堰工程、西人工岛、伶仃洋大桥锚碇的监测工作。能参与到这样重大的国家级工程,团队成员们既深感骄傲自豪,又倍感责任重大。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锚碇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中锚碇,面积相当于17个篮球场大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纯海中锚碇,伶仃洋大桥西锚碇施工条件异常复杂,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作为超常规项目,超大海中锚碇的施工无任何经验可借鉴,这就要求监测工作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可靠,通过监测数据正确预警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点。监测团队必须与施工团队紧密配合,通过监测数据的变化动态指导现场施工,从而进一步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与完善。因此,监测工作在这项超级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有多重,挑战就有多大。要保证施工建设的每一步都安全可控,就必须不间断地开展监测工作。项目伊始,中铁建港航局勘察设计院监测队全体成员主动深入施工现场,访问多名业内专家,对沿线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因为有港珠澳大桥施工监测的经验,他们很快明确了方向,从监测仪器的选型,到经过多方对比、考量,最终敲定监测方案,加上测点的选点和布置,最终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监测系统,现场工作一步步有序进行。

“我们刚进场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放眼望去只能看到茫茫沙地。我们住在活动板房里,那时候没有交通船,大家就坐着类似羊皮筏子的皮划艇,每天来回穿梭,凭着一股子劲儿坚持着。有一段时间,为了抢回因恶劣天气失去的工期,监测组全员一个不落在大洋之上值守,没有休假。如今,我们早已练就了乘船人不晕、遇风能站稳、操作更熟练的硬本领。”项目技术员罗伟群说道。

面对复杂海域风浪环境差、监测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难题,监测团队攻坚克难,多次测试并分析数据误差特点,基于测量机器人构建超长区域精密控制网,构建误差模型,消除系统性偏差影响,实现大范围复杂海域既有桥梁变形的高精度自动化监测。

“我们在广深沿江高速上做过很多的自动化监测项目,可一到海里面就发现和陆上完全不同,拳脚全被束缚起来了,最简单的信号接收就把我们难到了。不过,有难度的事情才更有挑战。”项目负责人翁远林总是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远离陆域,无法进行电缆连接,成为自动化监测设备持续供电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面对困难,团队开展应用创新,结合施工海域白天光照强、夜晚风力足的特点,探索光伏、风能集成发电和储能应用路径,经过多次反复尝试,最终圆满解决了自动化监测设备持续供电的难题。

在对深中通道进行监测的过程中,监测点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每个监测点的位置都必须经过监测团队的周密计算和分析,否则,稍有偏差便无法反映出真实的变形受力情况,这样不仅会影响数据的可靠性,更无法把控施工现场的实际风险。为了保证将监测点正确埋入设计位置,监测队成员全体上阵,在海水中常常一泡就是一个小时。为紧跟现场施工工序,通宵埋设的连墙测点更是常有的事。多年来,项目组成员们铆足干劲,深度剖析复杂海域工程监测难点和风险管控重点,为相关监测标段精心打磨技术方案,共完成监测项目70余项,现场埋设各类监测点超3000余点(孔),成功建立了一套适合海域深基坑集群工程的安全监测体系。

在对这项世纪工程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中铁建港航局勘察设计院监测项目团队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给整个监测工程装上智慧的“大脑”。他们创新启用自有监测信息化平台,积极融合BIM应用技术,打通数字化信息监测数据平台与BIM模型之间的连接,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发布,极大程度提高了监测数据分析的时效性和精准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现场风险的有效管控。

作为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工期紧、风险系数高、技术难度大,许多施工工法和方案都是首次大规模应用,这也给监测团队的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确保工程高质量顺利完成,监测团队直面困难、攻坚克难、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充分体现出“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

“第三方监测就是工程施工中的‘第三只眼’,作业过程中的每一次交底、每一道工序,技术和安全两套方案都要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万无一失,我们的世纪工程才能有更好的质量保障。”翁远林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项目实施期间,活跃在伶仃洋的这支监测队伍多次收到业主单位的表扬信和奖牌,监理、施工、设计单位也都给了他们高度的评价。

2024-07-18 ——中铁建港航局集团勘察设计院深中通道项目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326.html 1 3 当好世纪工程的第三只“眼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