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营造

将平凡微光汇聚成磅礴力量

——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华东分公司“安心微改造项目”侧记

“安心微改造项目,老灵额!”这是家住上海市彭浦新村的万林祥老先生对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华东分公司“安心微改造项目”的评价,“老灵额”在上海话里是“非常棒”的意思。

“万老师,举手之劳而已,不用客气。”青年志愿者彭健恒一边回复着,一边熟练地在“安心微改造”项目维修清单上销着项,将老人写在药方纸背后的“水电难题”一一解决。

这份熟练,是因为这项服务他们已经连续做了8年。8年来,他们与3位社区老人进行结对,提供安全排查、线路改造、格局优化、结构修缮等服务,解决了老人们的家庭水电问题50余项。

“刚开始,我们志愿者们都纳闷为什么是微改造?不能一次性做完吗?还能少跑几趟。”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华东分公司工会主席鄢博说道,“这就要从我们这个项目的起源说起。”

2016年,鄢博跟随上海市大宁路街道一同走访退休老同志群体。当他第一次走进上海市劳动模范杜少帆那套只有30多平方米的老式公房,只觉得空间狭窄,设施老旧,光线昏暗,这对脊椎变形、高度近视并伴有视网膜破裂的杜师傅来说,起居非常不方便。

当时,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说:“杜师傅是残障人士,但他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一直用自己修锁配钥匙的手艺帮助邻居排忧解难,还组织‘肢残服务队’免费为民服务。但当街道说给他换个更好的居住环境时,老人家却一直说在自己的小家够住了,不能给政府添麻烦。”

这种劳模和奉献精神令人大为感动,志愿者们当即决定利用安装公司的专业优势,帮助杜师傅改善居住条件。但是老人身体状况不佳,房子不宜做一次性大幅装修,所以,只能在不影响老人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对房子进行“微改造”。

房子通风不好,志愿者们就改装纱窗纱门;灯具老化又耗电,便全部置换成节能灯;浴室喷淋头堵塞,就疏通管道,实现老人的淋浴自由……就这样,他们每次解决一两项最“棘手”的问题,一步步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

“有些房屋不适合一次性整修,有些房屋需要长期维护,所以‘结对+接力’的微改造服务是最适合老人家庭的。”鄢博说道。与杜师傅结对开展“安心微改造”的事迹,被评为大宁路街道“最美志愿服务项目”,鄢博因此获“2023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提名。

上海市静安总工会知晓此事后,又为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华东分公司和万林祥、周国瑾2位退休老人家庭“牵线”结对。

“我们用心多一分,老人就安全多一分,烦恼少一分。”志愿者们经常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每次服务中,除了解决老人们家里需要解决的问题外,他们还会根据天气提前对房屋进行安全排查,比如在冬天雨雪冰冻天气来临之前,做好室外水管保温,防止水管冻裂出现断水断电等问题。

或是温馨陪伴,倾听诉求;或是在节日之际像家人、好友一样互发信息,送一份暖心慰问。周国瑾经常发来小诗表达感谢:“护旧维新解民忧,添砖加瓦迎新春。”“建设不遗余力,为民皆尽心,天下劳动者,本是一家亲。”万林祥原是中国建筑工程公司对外公司职工,得知他们是中建集团的后辈们,主动在七一建党节时带来一场精彩的主题党课,和青年们分享老一辈共产党员们投身海外建设的奋斗故事。

青年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与其说是帮需关系,不如说我们逐渐处成了‘家人’,这是一场双向奔赴。”“从老人们的身上,我也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长和付出是成正比的。”“每次来到老人们家里,我就想起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年纪也大了,有很多事需要年轻人帮忙,希望所有老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华东分公司的青年志愿者们一边做着服务,一边收获着感触和成长。建设一座城,温暖一群人。他们将平凡微光汇聚成了磅礴力量,投身到建设文明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除了与老人结对服务外,还定期在“3·5雷锋日”等节日为社区居民提供水电安全排查和维修服务,现已累计服务20多户居民家庭。未来,该公司计划将这一项目推广到更多一线项目所在的地方去,实现和更多老人的双向奔赴。

(通讯员 周娟 刘雨纶)

2024-07-22 ——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华东分公司“安心微改造项目”侧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271.html 1 3 将平凡微光汇聚成磅礴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