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16条断头路已打通 铁路营业里程达14300公里

长三角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实现互联互通,不仅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引导完善区域交通网、促进毗邻地区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经济和社会效益俱佳的实事项目、民生工程。

打通省际断头路

实现互联互通,最迫切的就是打通断头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打通省际之间的断头路被提上议程。打通省际断头路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引导完善区域路网、促进毗邻地区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经济和社会效益俱佳的实事项目、民生工程。它对提升跨省界区域路网功能、改善周边交通出行环境有积极作用,将有效促进跨省界区域协同发展。

打通断头路,本质上需要突破区域行政壁垒。为此,上海与江苏、浙江开通对接道路的研究。2018年初,上海初步完成毗邻地区省界断头路的建设需求对接,同年明确各部门尽快推进落实打通省界断头路项目建设,同时明确对9个省界断头路项目按总投资的75%予以资金补贴。初步确立了两地协同,各自审批,共建共管的机制。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利好背景下,打通省界断头路的各项工作如火如荼推进。2018年6月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沪苏浙皖交通运输部门联合签订《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加快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

根据《协议》安排,三省一市分批制定项目计划。第一批优先安排双方对接意愿强烈、规划方案一致、建设规划明确、交通作用明显且对路网完善有积极作用的项目。此后,17个涉及断头路的重点项目相继推进。

路通带来事通,毗邻间的行政壁垒和观念藩篱被逐步打破,各地协同发展意识不断增强。目前,17条断头路中已经建成16条。

轨道上的长三角跑出“加速度”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2018年以来,三省一市聚焦协同一体、互联互通、布局合理、高效便捷,衔接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等规划,加快建设世界领先、全国示范的长三角现代化铁路网络和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大力推进长三角铁路网建设。坚持建设为运营服务、运营从建设开始,加强铁路建设提前介入、过程管理和质量安全管控,打造精品工程。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实现5个世界首创,五峰山长江大桥作为世界首座高铁悬索桥创下7项世界纪录,成为中国铁路跻身世界最先进行列的新标杆。全国首创的杭州西站TOD上盖开发项目于2022年9月22日投用。

创新铁路建设运营管理模式。铁路建设上,深入推进铁路分类分层建设,探索完善零出资项目委托代建、咨询服务等市场化法治化管理模式。铁路客运上,推行“大站管大站”模式,如上海市境内,由上海直属站统一管理上海、上海虹桥、上海南等多个大客站。

目前,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4300公里,较2018年底的10455公里增加了37%,高铁由2018年底的4150公里增加到7100公里,增加了71%。

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超7100公里。杭黄高铁、商合杭高铁、沪苏通铁路一期、郑合高铁、徐宿淮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昌景黄高铁、沪宁沿江高铁等项目已建成通车。今年6月15日,被称为“超级环线”的跨越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首条环线高铁开通。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通苏嘉甬铁路、沪苏湖铁路、沪通铁路二期、宁淮铁路、合新高铁等项目加快建设。

城际市域铁路方面,上海、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安徽合肥等城市间基本实现城际客运高频次1-1.5小时快速通达。金山至平湖线、沪苏嘉线、南京至滁州线、南京至马鞍山线、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嘉闵线、上海地铁17号线西延伸等项目加快推进。 (记者 胡婧琛)

2024-07-29 胡婧琛 16条断头路已打通 铁路营业里程达14300公里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116.html 1 3 长三角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