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浦董家渡成为首批上海市最高级别绿色生态城区示范终期验收项目。
黄浦董家渡位于上海老城厢与黄浦江南外滩之间,中央活动区的范围内,是上海最具标志性的区域,也是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城区因董家渡口而得名,清朝嘉庆年间,沙船业兴盛带动了商业的繁茂,是集市栉比、人声鼎沸的南外滩,也是上海开埠以后最早形成的城区之一。近年来,黄浦董家渡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注重融入绿色、生态、人文理念,打造成为“绿色低碳、多元复合、人文荟萃的高品质中央活动区”。
自2021年4月成功创建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试点以来,黄浦区建管委推动各建设工程按照工期计划,高标准、严要求落实绿色生态指标,建设成效已达验收标准。
城区逐步建成了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公共绿地体系,包含董家渡花桥、商船会馆花园、教堂花园、百草园、健康花园和中央公园6块口袋公园。南北绿轴以董家渡教堂和商船会馆两处历史文化建筑为基点,延续历史文脉;东西绿轴兼容大型开放性空间及可供人们驻留的小型空间,打造一条导向黄浦江边的绿意盎然的公共走廊,营造了立体、多元、生态的公共绿色空间体系。其中董家渡花桥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是集审美与功能于一体的都市“景观阳台”与“公共会客厅”,百草园项目荣获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性样板工程授牌。
城区以董家渡路、外马路为发展轴线,形成两个功能片区。外马路沿线围绕工业厂房改造,重点引进休闲餐饮、会所、咖啡馆等业态,形成滨江码头文化休闲商业区。董家渡路沿线打造集商业、办公、酒店和公寓式酒店为一体的金融商务城,完善商务楼宇配套商业,形成南外滩地区商业办公中心,集聚了黄金交易所、海通证券、上海银行、中国人保(上海总部)等一批银行、证券、保险等高能级金融机构。
各类基础教育设施、养老服务设施与商业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商业项目绿地潮方主打外滩高端生活方式和夜生活聚集地。慢行交通网络逐步加密,“窄路密网”的道路结构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外马路及南外滩滨水区实现慢行道、跑步道、骑行道“三道”贯通,公共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结合轨道站、渡口、公交首末站、滨江绿道,优化区域内的公交线路及站点布局,实现公交站点300米服务半径用地覆盖率达到100%。
城区内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全面融入绿色、健康、节能理念,新建项目100%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其中董家渡12号地块、14号地块,616、735街坊项目中落实三星级绿色建筑。推动复兴地块D栋按照绿色建筑新地标、新国标开展绿色建筑三星运行标识认证。
据悉,黄浦区将制定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管控办法,在当前工作推进机制的基础上,将黄浦董家渡绿色生态城区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制度化,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完善监督保障机制。对已建成或投入运行的项目进行优化提升,使其具备纳入电网调度条件,逐步纳入黄浦区需求侧响应,最终打造成为需求侧响应或虚拟电厂试点片区。开展碳计量和碳核查工作,实现对城区各个系统全环节碳排放进行连续、准确地实时追踪与监测,定期编制碳排放核查报告,并根据监测核查情况,优化城区低碳管理工作,实现城区持续节能降碳。 (上海住建委、上海市节能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