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咱们去3号楼前面的休闲长廊坐一坐,听说那儿刚刚改造完,可好看了!”家住北京市丰台区万泉盛景园的张大妈开心地招呼着老街坊们到休闲长廊里唠家常。近年来,北京、宁夏等地将老旧长廊改造作为小区改造、社区更新的“小切口”,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休闲长廊、议事长廊等主题文化长廊,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鸿顺园小区的工作人员在走访时遇到有居民反映,小区缺少娱乐活动的空间,很多喜欢下棋打牌的居民没有地方施展身手,每次出来还得自己搬着桌椅板凳,十分麻烦。听到群众呼声后,鸿顺园小区高度重视,决定对小区里的露天长廊进行升级改造,让长廊变身休闲“长亭”。据了解,该长廊一直没有棚顶,不挡风也不遮雨,久而久之成为了“鸡肋”设施。经过两周紧锣密鼓的修缮改造,长廊“旧貌”换“新颜”,不仅加装了遮阳棚顶,围栏也进行了翻新修复和加固,同时修剪了周围的杂草,添置了多张桌椅,方便居民喝茶聊天、下棋。
大兴区枣园北里社区里的景观长廊由于年久失修,台阶、柱体均出现裂痕,影响“颜值”的同时给居民游玩休憩埋下了安全隐患。去年下半年,相关部门召集设计施工单位、居民等人员,筹备开展长廊“微更新”工作。“拆除原有长廊、台阶必须修复、座椅得换新的……”改造过程中,相关部门提前走访,征集居民建议,先后3次召开拉家常议事会,有针对性问需“列清单”。收集需求、打磨图纸、优化设计、有序施工……历时4个月,长廊“微更新”工作顺利完成。如今长廊换上“新装”,与老街坊“重新见面”,棕褐色的外观下采用稳固的钢制结构,顶部设有全面覆盖的遮雨顶棚,底部安装了十余条长椅,便民度、安全感满满。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社区垃圾分类、文明养犬、安全宣传等活动会在此开展,长廊为文化惠民、服务便民提供了“新场地”。
长期的风吹日晒导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新泰家园东区的4处休闲长廊出现了油漆脱落、材质褪色、横梁老化等现象,影响小区整体形象。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组织人员对长廊进行改造:加固处理梁柱等关键部位,确保整体结构安全稳定;清理长廊表面的脏污,填补修复开裂的缝隙并用砂纸反复打磨,使表面光滑平整;采用更加耐用、环保的材料,涂两层清漆再刷上蜡油,有效延长长廊使用寿命。在保持原风格的基础上,物业服务企业还为长廊加装了休闲座椅,让居民“坐”享幸福时光。
来到江西省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园艺小区,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长长的走廊,集家训、家风、家教、反腐倡廉等内容为一体,全面营造尊崇道德模范、争当先进孝贤、传承良好家风的浓厚氛围。漫步在长廊中,可以看到两边的名人家风家训家规等内容,也有“树家风 育新人”活动掠影和文明家庭先进事迹等集中展示。正带着孩子在长廊休息的居民高先生说:“好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无价之宝,这条主题长廊所展示的内容让孩子们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家风文化的魅力。”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社区设立家风家训主题长廊,旨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感染更多居民,推动家风家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即发阳光城社区打造的党建文化长廊,则成为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地方。社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了40余块展板放置在长80余米的长廊中,以“基层党建”为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嵌入其中,宣传社区党委的党建品牌和为民服务活动。长廊内还贴心设置了多组长凳,空间开阔、布局合理。“长廊建得太好了,既能休闲、娱乐、锻炼,还有专门的文化活动空间,可以和街坊邻里一起学习,真是太方便了。”居民刘先生感慨道。
在一些小区,长廊变身议事场所,小区绿化、停车、照明等多方面问题都在这里得到了商讨解决。
“社区广场健身设施少且老旧,可以增加一些健身设施,方便居民锻炼。”“南大路水渠长期失修,汛期出现严重堵水情况,周边群众出行困难,建议浇筑该段水渠,硬化道路。”在安徽省淮北市烈山镇青谷社区文化长廊,居民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平日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事。为了让居民说事有渠道、议事有回应、办事更高效,社区创新推出长廊议事制度,让居民坐在长廊内休憩的同时,面对面唠家常,共商共议身边事。工作人员会定期收集居民的诉求和意见,持续跟进,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截至目前,共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16条,解决好北山后道路硬化、污水管道破损更换等民生实事十余件。社区以“小长廊”为桥梁,架起了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激发共治共建新活力。 (苏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