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铭辉)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和香港测量师学会共同主办的“有机更新,融合发展——2024沪港城市更新研讨会”于8月1日在沪举行。沪港两地专业人士就沪港双城旧区改造、历史建筑保护、公共空间提升等城市更新领域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互鉴。会上,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和香港测量师学会揭牌成立“沪港城市更新合作交流技术中心”,今后将共同开展研究交流、项目合作、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持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创造城市高品质生活,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实现高效能治理。来自上海、香港的政府、企业、协会、业界专业人士代表等150多人参加。
研讨会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海外联谊会、上海市静安海外联谊会指导,沪港国际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青年从业者联谊会、上海市产业投资促进会等单位承办。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民盟中央原副主席郑惠强;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徐存福,香港测量师学会会长林家辉;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会长夏冰;沪港国际咨询集团董事长郭康玺等致辞。研讨会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秘书长徐逢治主持。
上海与香港在城市更新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为了深入学习国家有关城市更新的战略方针,结合上海和香港两地的实践经验,探讨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模式,研讨会上,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与香港测量师学会共同成立的“沪港城市更新合作交流技术中心”正式揭牌。双方期待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有机更新、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新机制。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香港测量师学会前会长及资深会员谢伟铨;上海市静安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上海市静安海外联谊会会长顾定鋆;徐存福;上海市委统战部港澳台处处长,上海海外联谊会总干事蒋立;林家辉;夏冰;香港测量师学会前会长兼内地事务委员会主席赖旭辉共同为“沪港城市更新合作交流技术中心”揭牌。
谢伟铨在研讨会上围绕“城市更新是持续发展的要素”主题作演讲。他深入剖析了香港的楼宇现况、挑战和困难、措施和政策等,并分享了旺角上海街、油麻地海滨公园等案例的更新经验。他认为,市区更新既面临挑战,更充满机遇,要整合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克服市区更新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未来的城市更新提供参考。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设计中心主任宿新宝在会上作了题为“历史环境演进与活化中的设计实践与思考”的主旨演讲。宿新宝主要从事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的设计与研究工作,秉承“整旧如故、与古为新、量体裁衣、有限干预”的历史建筑保护更新设计理念。研讨会上,他以雷土德工学院和上生新所为案例,提出城市更新是评估、挖掘和使价值增量的过程。他表示,城市更新工作要进行“望闻问切”般的基础研究和价值挖掘,并以终为始、以运营为导向,展示历史环境的人文特征,保持街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做好保护和保留建筑改造提升的同时,通过新建建筑和环境品质提升更好营造公共开放空间,实现历史文化与社会、商业和经济的多方平衡。
本次研讨会还设立了主题为“沪港双城话更新”的沙发论坛,特别邀请香港和上海两地的政府、企业、学会以及业界资深专家代表:谢伟铨、徐存福、赖旭辉、宿新宝等四位嘉宾作现场互动交流。沙发论坛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青年从业者联谊会主席顾晓辉担任。
沙发论坛上,与会的嘉宾学者共同探讨沪港两地城市更新的创新实践和未来发展机遇,并从城市更新宏观环境、政策分析、规划理念、案例分享、金融支持、科技赋能、产业支撑等不同角度展开深入交流,为城市更新领域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为了分享沪港两座城市在城市更新领域的成功经验与宝贵实践,更是为了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新路径。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香港测量师学会将以本次研讨会为新起点,依托“沪港城市更新合作交流技术中心”,聚焦沪港两地城市更新的创新举措、典型成效、未来影响及美好生活重塑等,系统归纳总结、深入阐述城市更新的双城经验,推动有机更新理念深入人心,城市更新工作迈上新台阶,共同书写城市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