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定,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支持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组织下进行的。
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论证和准备工作自2009年启动,至2024年正式申遗成功,历时15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带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团队,工作贯穿申遗全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预备名录》准备阶段(2009-2012年)、申遗文本准备阶段(2012-2021年)、正式申报流程阶段(2021-2024年)。
在筹备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的过程中,吕舟教授还积极通过中外媒体采访、公共讲座、国际会议、文化活动和电视节目录制等多种形式,向公众与国际社会传播北京中轴线的价值,为提升北京中轴线的公众认知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本科生课程《认识文化遗产》、研究生课程《文化遗产保护》中,吕舟教授多次组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其他院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现场教学,带领学生调研了钟鼓楼、万宁桥、景山、太庙、中山公园、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先农坛、天坛、永定门等众多遗产要素。通过实地考察,吕舟教授引导学生们深入体验北京中轴线的不同组成部分,使他们能够更真实地感受这条历史轴线的文化深度和内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厉之昀 胡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