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鼓励科技创新、培育优质企业、支持新型建造方式、强化服务保障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加快培育山西省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尽快形成可感知、可推广的创新成果,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鼓励科技创新方面,《措施》提出,支持科技创新产学研融合,培育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创新成果标准化。其中明确,对建筑业企业购买先进技术成果在省内转化、产业化的,按其技术合同成交实际支付额,给予5%的资金补助,单个科技成果最高补助100万元。
在培育优质企业方面,《措施》提出,培育标杆企业队伍,强化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入驻晋创谷。其中要求,支持建设工程企业入选高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在重大创新项目、创新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给予“一揽子”政策支持。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领域智能化升级项目。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攻关,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商业化应用。引导建筑业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BIM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鼓励建筑业企业围绕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建筑产业互联网示范项目、物联网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示范项目开展试点示范。
在支持新型建造模式方面,《措施》提出,推动智能建造场景应用,建设智能生产工厂。其中提出,加强建筑建设各阶段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基于BIM正向设计的工程建设模式,推进建筑工程“一模到底”应用水平。支持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等逆向建模技术,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积极推进智能装备研发应用,逐步替代“危、繁、脏、重”的施工作业,推广智能塔吊、智能混凝土泵送设备、自升式智能施工平台、现场焊接机器人等智能化工程机械设备,打造“机器代人”应用场景。推动建立以装配式标准建筑部品部件为基础的智能化、专业化生产体系。
在强化服务保障方面,《措施》提出,打造高素质智能建造人才,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提高金融优惠支持,加大宣传推广。鼓励支持大型建筑业企业与省内高校、职业学院开展BIM技术、装配式构件生产安装等智能建造专业培训和技能竞赛,打造新型建筑产业技能人才队伍。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