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初醒。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的中铁十五局方唐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劳动的号角、机器的轰鸣声、金属的碰撞声连成一片,项目经理马永刚和他的团队成员,又开始奏响一天汗水与智慧交融的恢弘交响曲。
望着正向远方无限延伸的方唐高速从自己脚下铺展开去,马永刚满腔豪情油然而生:到7月16日,项目标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路基建设完成率高达98%;桥梁工程已全面竣工,多次受到业主的贺电嘉奖……
在工程快速推进的同时,他率领团队以“精心、精细、精准”的精细化管理,成功探索了一条匠心独运、卓有成效的管理路径。
精心组织 打造新图景
方唐高速FTTZHHR-2标段位于南阳市社旗县境内,施工内容包含路基、桥梁、涵洞、路面、交安、机电、绿化、房建等工程,点多、线长。
马永刚深知,方唐项目是公司在南阳市场能否站稳脚跟的关键工程,只有高起点谋划,才能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项目启动之初,他就带领团队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计划,从临建规划、施工组织、资源配置、合同管理、物资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筹划、二次经营等多方面进行周密安排,确保项目有序高效推进。
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更是精细化管理的“盔甲”。项目针对施工特点及项目部人员结构特点编制《方唐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并配套电子打卡、考勤公示、出车报备、招待审批等流程,每月对班子成员、部室负责人、正式职工及劳务派遣人员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对连续三次不达标人员实行末位淘汰。鼓励先进,惩处落后,充分让员工工作能力与实际岗位需求相匹配,有效点燃员工工作激情,提升组织绩效。
通过严密的组织,FTTZHHR-2标不仅在临建规划上实现了全线第一家揭牌入驻,更在钢箱梁吊装、桩基、墩柱、涵洞、现浇梁、预制梁架设等多个工序上屡创佳绩,成为全线的领跑者。这一系列的“第一”,不仅彰显了项目团队的技术实力与管理水平,更赢得了南阳方枣高速有限公司的高度认可与嘉奖。
精细管理 铸造新品质
“小张,混凝土配比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不能有丝毫马虎。”施工现场,工程部长李东东虽然已经把工作交待了好几次,仍然不放心,对着正在搅拌混凝土的年轻工人又重复一遍。
工程质量是项目的生命。从钢筋绑扎到混凝土浇筑,从路基填筑到路面摊铺,他们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据李东东介绍,项目确立了打造何营分交、彭岗分交、S33分交三座重要路口桥梁锥坡等七个亮点样板工程目标,逐一制定策划方案及实施细则。以何营分交桥梁锥坡的建设为例,这里不仅是交通枢纽的关键节点,更是项目团队匠心精神的集中展示。在锥坡的施工中,项目团队没有满足于常规的施工方法,而是进行多次方案比选与优化设计,从石材的挑选到砌筑的技艺,每一步都力求完美。石材不仅要质地坚硬、色泽均匀,还要经过精心切割,确保每一块都能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砌筑时,工人们更是拿出了十二分的专注与耐心,每一铲灰浆的涂抹、每一块石头的摆放,都蕴含着他们对工艺的尊重与追求。在这样的匠心雕琢下,何营分交桥梁锥坡最终呈现出令人赞叹的效果。它不仅结构稳固,能够承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更是成为全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当夜幕降临,灯光照射锥坡,那错落有致的线条与光影纵横交织,展现着大自然与人工智慧的完美融合。
此外,项目团队还注重将科技创新融入施工全过程。他们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提前模拟施工过程,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引入智能温控系统,确保混凝土质量稳定;在安全管理上,则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监控,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无虞。这些科技创新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更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控制 创造新效能
在方唐项目上,马永刚以敏锐的洞察力,引领团队踏上了一场成本管控的精细化革新之旅,积极寻找切入点和所有可能性,争取降本增效最大化。
为精准找到并切除成本控制的“痼疾”,他带领团队深入一线,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工地,用眼睛捕捉每一处细节,在此基础上,大胆革新,勇于实践,摒弃“摸着石头过河”的传统成本管理模式,转而采用“先谋后动、精准控制”的新策略。秉持“人人都是创效主体、个个都是创效高手”的原则,从源头上拓宽创效思路,有效提升项目效益空间。
项目外借土方工程量大,且沿线大多为平原地带,取土易破坏生态环境,是困扰方唐项目施工进度的一大难题,而路基填筑为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后续路面、防排水、交通安全、机电和绿化工程的施工。项目部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足迹踏遍周边市区、县、乡、村寻找土方料源。经多方踏勘与实地考察,并经社旗县地方政府协调,最终在下洼镇寻到山皮石料源,并在临近项目区域有选择地利用马庄河、宴河、白米库、张庄等河道土源进行水泥土施工,使土源多样化。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不仅按时按质完成,还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这一成功的案例成为了公司成本管控的典范。
为了将成本管控的责任落实到人,方唐项目创新性实施“七交底”制度。制定项目成本预控,划定成本红线并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成立责任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及各责任中心,制定项目责任成本实施细则,通过层层交底,明确各自成本控制职责,形成“人人都是成本管理员”的良好成本管控氛围。
项目还引入成本预警系统,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运用大数据和智能分析工具,深入挖掘成本数据背后的规律,通过对比分析、问题溯源、对策研讨,迅速识别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一旦发现成本偏离轨道,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调整策略,确保成本始终在可控范围内。以“精管理、降成本、增效益”为主要内容的金点子征集竞赛活动,更是激发起员工“人人关心成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讯员 刘玉珍 赵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