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综合

二十七载扎根朔黄稳健发展

——中铁十二局七公司朔黄铁路项目纪实

日前,朔黄铁路原平困难区段2023年-2025年大中型、技改项目2标控制性工程下行线大修换轨开工,朔黄铁路更换曲磨轨项目完成百公里施工任务……连日来,中铁十二局七公司朔黄铁路项目捷报频传。该项目二十七载扎根朔黄铁路,以创新促发展,以现场换市场,实现稳健发展,成为“专精特新”项目。

朔黄铁路是神黄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山西省朔州站,与神朔铁路相连,东至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港口货场。正线总长近598公里,为国家I级干线、双线电气化铁路,重载路基,是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

中铁十二局七公司于1997年进入朔黄铁路市场,当前,在朔黄铁路成立项目部有11个,年产值约3亿,施工跨度长达500公里,施工范围涵盖线路维养、扩建及四电安装等领域。施工内容包括道岔更换、轨枕更换、隧道病害整治等。

朔黄铁路自2000年开通以来,随着运量逐年提升,线路设备负荷越来越大。重载道岔相对于既有普通道岔而言,具有使用寿命长,维修工程量小,综合性价比高的优势。项目部在重载道岔更换施工中坚持标准化作业,做到施工前进行安全宣讲,接到天窗点施工命令后,有序组织对既有道岔进行切割拆除,清运旧轨料出场,将新道岔铺设就位,人工、机械回填道砟,大机捣固线路等工序有条不紊。

大运量下的山区铁路仅靠“人海战术”运维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下的安全需求和运输需求。项目大胆创新,以中小型机械群替代人工换枕,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此基础上,摒弃传统的预卸轨枕、更换轨枕、回收旧枕的固定作业流程,启用轨枕基地作为中转站,平板车组邻线配合施工,实现轨枕“卸换收一体化”作业模式,单个天窗内可完成卸枕、换枕和回收旧枕的全部作业。单个天窗人均换枕根数从2根提升至4根,机械卸枕效率为人工的2倍。

人工隧道病害整治作业中,人员密集型作业主要在天窗点内完成,传统施工方法主要采用脚手架搭设施工,存在施工安全风险高、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为实现隧道病害综合整治工程从人员密集型作业向机械高效作业转变,中铁十二局与朔黄铁路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制首列隧道维护多平台作业车,填补了国内既有线隧道病害机械化整治的空白。该车由NX70平车、多平台作业装置、动力单元、登高装置、升降装置及抓轨器等组成,可配合轨道车、机车、平板车等自由编组,相比人工隧道综合整治作业,效率提升3至5倍。

朔黄铁路南滴猴小区间60公里线路地处太行山腹地,跨越两省三市四县七乡,路线迂回曲折,桥隧比大,纵坡度高,特殊构筑物多。项目因地制宜实施以联合维护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作业采用“两准入、四统一、五融合”的管理方式,联维中心项目部作为施工主体和滴流磴中心站联合各施工维修单位统一提报综合计划并组织实施,实现了施工与维修模式的有机融合,资源配置更高效,安全管理更可控,质量控制更标准。

中铁十二局七公司朔黄铁路项目荣获朔黄铁路“先进单位”“守合同重信誉单位”“优秀项目经理部”等荣誉,助力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入选“世界一流专精特新领军示范企业”。

(通讯员 赵桂军 宗卫华/文 曾邦/摄)

2024-08-29 ——中铁十二局七公司朔黄铁路项目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715.html 1 3 二十七载扎根朔黄稳健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