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明确“多测合一”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任务,并对如何深化“多测合一”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通知》定义,“多测合一”是指在同一工程建设项目中,对时间相近、内容相似、出资主体相同的多个测绘事项进行优化整合,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实现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同一测绘成果只提交一次的测绘服务模式。“多测合一”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不含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重大工程)用地、规划、施工、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工作涉及的测绘业务。
近年来,“多测合一”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初步统计,建设项目测绘时间普遍压缩30%以上,测绘成本普遍降低20%以上。但在实际工作中,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地方保护、重复测绘等问题。
对此,《通知》明确“多测合一”改革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业务方面,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测绘事项进行优化整合,同时推进面积计算、地籍调查等技术标准统一;共享方面,鼓励对“多测合一”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多测合一”成果共享互认机制,实现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同一测绘成果只提交一次和成果共享;政策方面,要对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对不利于测绘服务市场公平开放的政策及时进行清理调整,打破测绘服务市场的部门垄断和地方保护。
《通知》从推动成果共享、破除行政壁垒、强化监督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其中,推动成果共享方面,《通知》要求鼓励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后续阶段充分利用前阶段成果,未发生变化的,直接沿用,发生变化的补充测绘;促进“多测合一”标准统一,根据工作需要,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标准统一工作;建立健全成果共享互认机制,规范成果资料提交、审核、更新、共享流程,实现部门之间、前后阶段与环节数据共享,避免重复测绘和多头提交;不动产测绘成果经审核通过后,纳入地籍数据库统一管理;鼓励“多测合一”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与用途管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地籍管理等系统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为规划、用地、房管、登记等工作提供满足需要的测绘成果。
破除行政壁垒方面,《通知》要求按照《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严禁出台限制资质资格、设置准入壁垒、增加不合理条件等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组织对相关规章文件进行清理规范,坚决取消测绘服务市场的部门垄断和地方保护措施以及违规设置的预选库、资格库、名录库等;对于具备合法资质的测绘单位,不论其产权性质、所属部门、所在地域,均可无障碍参与“多测合一”业务,杜绝指定或变相指定特定单位提供测绘服务的行为。
强化监督管理方面,《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加快测绘行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注重信用信息的运用;督促从事“多测合一”的测绘单位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成果质量责任,强化成果质量管理,严格遵守测绘成果安全保密、档案管理和成果汇交有关规定;鼓励“多测合一”项目实行注册测绘师签字盖章和终身追责制度;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测绘单位伪造、篡改测绘成果,对出现测绘成果质量、安全保密等问题的,严格依法追究责任。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