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区域建设

“六字箴言”看皇岗

​—深圳新皇岗口岸综合业务楼项目建设纪实

在深圳河畔,矗立着一座246.95米的摩天大楼,从空中俯视,它由四个象征着深港同心的圆环紧紧相扣而成,每逢天高云阔之际,大楼冰蓝色的玻璃幕墙便会折射出粼粼波光,成为深圳河畔最独特、最耀眼的建筑,这便是由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深圳新皇岗口岸综合业务楼。

历经2年有余的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相继完成大底板浇筑、正负零、地下室封顶、核心筒结构封顶等重大工程节点。在即将到来的金秋时节,它们终将捧起沉甸甸的硕果,向着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发起最后的冲刺。

“势”与“立”——因位置提站位

深港融合已成势不可挡,“双向奔赴”共促湾区发展。在2021年,香港提出建设北部都会区以及构建“双城三圈”的城市发展规划,释放出香港主动推进深港融合发展的强烈信号。2023年8月,国务院也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致力于将河套合作区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皇岗口岸作为“港深紧密互动圈”核心节点,是国内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客货综合性公路口岸,建成后将连接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光明科学城、宝安国际机场等重点地区,成为串联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枢纽,助力“双区”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深圳新皇岗口岸综合业务楼项目地处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心两翼”规划布局的核心位置,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地下5层,地上50层,建筑高度246.95米,建设内容涵盖深圳海关业务用房及地下设备用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建设意义,开工以来便受到政府、社会高度关注,相继承办中建一局履约推进会等8次大型观摩活动、16次对标交流活动、受到深圳市委书记、市长等25次领导调研。

“智”与“绿”——用技术提效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项目团队秉承以技术为引领的建设思路,旨在用技术提效率,向技术要效益。项目以科技建造为技术驱动,采用“智筑蓝环”智能建造系统,形成以新型智能液压爬升模架体系为核心,具备高效爬升、自动化浇筑、智能喷淋养护、多点小吨位控制体系、安全监测预警监控平台五大功能,实现超高层智能化施工,极大提升项目施工效率,节约项目运营成本。

现如今,“双碳”已成社会热词。发展“低碳”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不仅是国家政策导向,也是“专业可信赖”的一局发展人不懈追求的方向。作为超高层建筑,在“双碳”时代背景下,更应成为建筑业绿色建造的引领者。为充分践行“双碳”战略,实现节能减碳目标,项目实行高效机房系统深化设计及全过程技术管控,通过优化核心设备选型、系统阻力温差、管网水力平衡,仿真复核运行能耗,并用BIM技术实现三维机房建模等手段,将楼体全年运行综合能效从其他同类型办公建筑的3.5提升至5.0,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400吨,建筑节能率高达40%,每年可节约运行能耗170万元,自控系统初投资增加不大于10%时,静态投资回收期为2年,实实在在地实现了“小付出,大收益”。

“守”与“控”——为责任勇担当

作为超高层标杆项目,项目相继荣获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安全管理第一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质量安全管理优秀单位、2023年上半年深圳市双优工地、2023年下半年广东省双优工地、国际安全奖优异奖等荣誉。在这诸多荣誉背后,是项目全体成员融入血液中的、时时刻刻讲“安全为本,质量取胜”的意识。安全管理方面,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安全培训、安全教育会,通过组织全员学习安全知识、观看安全警示片等方式,时刻敲响安全警钟,守住安全生产防线。质量管理方面,将中国鲁班奖设为质量创优目标,建立起1215天全周期施工阶段的中国鲁班奖创奖时间轴,通过定目标、理线条、定时间、严执行的方式,推行质量管理精细化,高标准、高质量、高品质履约政府工程。

一路沐雨栉风,一路披荆斩棘,该项目团队辛勤的汗水洒在深圳的沃土里,孕育出累累硕果:迄今为止,项目相继荣获深圳市建筑工务署2022年度项目安全管理第一名、公司2023年度杰出团队、2023年度上半年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优良工地奖等45个奖项,迎接专项检查200余次,承办观摩交流活动30余次。这些鲜亮的数字背后,不仅是项目团队奋斗的足迹,更是一曲用责任和担当凝聚的赞歌。 (通讯员 王兆春 王岩)

2024-09-05 ​—深圳新皇岗口岸综合业务楼项目建设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926.html 1 3 “六字箴言”看皇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