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颖超 吴迪高
近些年,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交工)始终坚持以“市场转型、双效提升、创新驱动、风险防范”为内驱力,紧扣“改革创新、科技赋能、集成协同、降本增效”的工作主线,探索用数智化推进建筑工业化之路,积极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擘画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构筑智慧工厂
开创卓越“智”造时代
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推进装配式建筑号召,助力浙江“交通强省”建设,浙江交工超前谋划,围绕施工做产业,全力打造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交通建筑工业化基地。目前,浙江交工在国内外共落地25个基地,推动交通建筑工业化建设成为浙江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之一;并成功创建全国一流的综合性预制构件生产和研发基地——建筑工业化绍兴基地。该基地采用全产业链公司化运营模式,将“只引领、不跟随”的创新原则一以贯之,创新发展装配式桥梁构件预制、地下管廊构件预制、PC建筑、混凝土制品、混凝土预制构配件的制造加工及安装、金属加工、高标号商品混凝土等,锚定“能落地、能产效、能推广”的目标链条,成功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化、绿色化、轻型化”的建筑工业化示范工厂。
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浪潮的驱动下,浙江交工抢占前沿,高起点布局智慧工厂建设。2019年12月,智慧工厂系统1.0版本正式上线,该系统遵循“质量可追溯、人员安全管理、成本整合分析”三条主线开发,包含项目总览、合约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堆场管理、资源管理等15个模块,运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生产现场情况实时映射至智慧工厂,在指挥中心内实现了生产质量、施工进度、人员设备状态、物流信息等的可视化管理。
踏道为路,步履不停。通过对智慧工厂系统1.0版本的深入应用和总结,针对操作繁琐、设备接入复杂等问题,浙江交工很快又做出调整,自行研发上线智慧工厂系统2.0版本。当前,浙江交工智慧工厂系统2.0版本已完成成果转化落地,正积极走向市场,大步迈向现代工厂信息化发展新时代。
“机械换人”
研发与应用“双轮驱动”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浙江交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积极探索建筑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在增添高质量发展动能上求实效,释放创新生产力。
围绕企业内外部环境、发展条件等新要求、新变化,浙江交工精耕“机械换人”领域,坚持多元布局、多点开花,加快向“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转型,成功研发立柱全套检测机器人、钢筋焊接机器人、智能检测系统、智能化设备等,实现弯道超车。
其中,立柱钢筋骨架智能检测机器人、立柱成品智能检测机器人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代替传统人工检测,创新大尺寸构件智能检测方式,在提高预制构件成品质检效率、质检精度的同时,提高预制构件的质量可溯程度,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质检方式“从0到1”的突破。目前,该技术已完成对相关项目8个标段、超3000个预制立柱的成品质检,累计减少检测时间80%以上,降低检测人员成本约30%,缩短现场预制构件拼装工期约15%,节约工程造价约150万元。
钢筋焊接机器人可替代人工完成顶板环形钢筋焊接,不仅大幅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还有效减少因焊接产生的废弃物和碳排放,改善工人生产环境。料仓检测系统可实现砂石原材料的智能监测及砂石料预警,精度误差在±5%以内;通用式胎架、模板组合系统极大减少了胎架、模板的投入数量,有效推动建筑工业化、智能化发展。此外,浙江交工高标准打造遥控自动覆膜机,着眼薄膜宽度全覆盖,减少靠边侧由于设备或人工原因带来的质量风险,还可根据需求组合拼装成对应覆膜宽度,实现一机两用。
为降低生产安全风险、提升产线效能,浙江交工研制出自动下料码垛机,通过链条传送、端面对齐装置、PLC自动控制程序及电永磁吸盘完成下料—码放—入库这一生产流程,为焊管生产线提供“新解法”。相较于人工码垛的方式,自动下料码垛机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最高码垛速度可达每小时156根,投用后减少人工4人,产线噪音降低超30分贝,大幅降低了这一生产环节的劳动强度和生产安全隐患。
躬身入局,迎风而立。浙江交工精准聚焦“机械换人”,逐步突破行业边界,减轻传统制造业阵痛,稳步实现研发与应用的“双轮驱动”。
优化固废利用
新材料扬帆绿色发展
浙江交工始终坚持绿色、循环、低碳方向,坚定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创新研制出轻型UHPC盖板等,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轻型UHPC盖板由超细活性粉末、水泥、优质石英砂、矿物掺和料、高强度纤维等组成,是DSP材料与维鲜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相较于传统混凝土盖板,UHPC盖板自重仅为传统混凝土盖板的1/3,强度高、重量轻,外形尺寸规整统一,可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在反复搬运过程中也不易掉角、破边,可大幅降低盖板维护费用,加快施工进度,综合成本比普通混凝土节省37.2%,比高强混凝土节省35.6%。
随着近年来对砂石需求量的持续增加,砂已成为战略性资源。浙江交工紧抓机遇开拓机制砂业务,将河底清淤出的卵石多次利用,变身成混凝土、机制砂等新材料,减少堆放占地,有效缓解砂石资源供需压力。此外,通过对工厂内生产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循环利用,极大程度降低废水、废气、废渣排放,有效减少运输成本和环境污染,走出了一条绿色经济、文明发展的新路子。据统计,建筑工业化产业集约化生产形式预测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0万余吨。
驰而不息,勇毅前行。站在新时代的路口,浙江交工将持续提高站位、找准方位,聚焦“改革创新提升年”总要求,整合研发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优化高质量发展路径,大力开展新型环保、高品质特种交通建材关键技术、前瞻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推动国内道路桥梁建设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国内交通工程行业的发展进步持续贡献力量,以实绩实效助力浙江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