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建筑钢结构

聚焦钢结构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集智聚力

第二届钢结构与结构钢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8月27日~28日,第二届钢结构与结构钢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来自钢铁行业、钢结构行业、建筑设计行业等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围绕“绿色低碳、高品质、数智化”主题就钢结构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集智聚力、出谋划策。

在8月27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中国钢结构协会秘书长李庆伟、同济大学教授李国强致辞;东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岳清瑞,华北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成(杨志南教授代讲),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Richard Stroetmann (理查德·斯特罗埃特曼)做主旨报告。钢铁研究总院教授杨忠民和李国强主持开幕式和大会报告各环节。

夏农表示,钢结构目前在大跨度桥梁工程等基建领域,以及大跨度空间结构等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相关技术体系已基本成熟,能够在现有政策体系下实现市场化、可持续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钢结构在民用建筑、中小跨径桥梁等领域发展滞后。鉴于钢结构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及我国钢铁行业、制造业良好的产业基础,未来相信随着钢结构建筑上下游产业合作和融合不断深化,其推广应用的拐点一定会出现。他介绍,下一步,钢协将以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企业需求为导向,与钢结构行业、建筑行业等相关方积极沟通、务实合作,搭建供需交流合作对接平台,促进钢结构建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田志凌介绍,钢结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在建筑市场持续不景气的情况下,2023年,钢结构加工量依然取得10.5%的增长率,达到1.12亿吨。他表示,此次论坛旨在通过深入交流推动结构钢和钢结构全产业链价值的提升,探索钢铁与建筑技术发展深度融合的途径,引领现代化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动钢结构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国钢铁与建筑产业绿色发展。

李庆伟认为,钢结构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钢铁行业的坚强支撑,钢铁行业同样需要钢结构行业化解相应产能。随着国家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两个行业的协同发展日益重要。钢结构行业为钢铁行业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而钢铁行业则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钢结构行业提供了更好的钢铁产品。

李国强表示,随着钢铁行业加快推进高效能高质量钢材发展,占钢铁产量比重约一半的建筑用钢愈发显现出高强、高性能、高效能、高品质与经济性的特点。他认为,当前,钢结构呈现出绿色化、智能化、模块化特点,以及标准化与个性化、智能化检测与维护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随后,王国栋、岳清瑞、杨志南、Richard Stroetmann分别从钢铁行业和钢结构行业协同创新发展、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面临的发展与挑战、钢铁材料高端化和素化的有效路径、高强度钢焊接技术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此次论坛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同济大学、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办,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筑钢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办,共设置了结构钢与钢结构绿色低碳智能化、高品质结构钢与钢结构设计建造服役安全、高性能结构钢与高性能钢结构、高性能桥梁用钢与桥梁钢结构、特种结构钢与特种钢结构、结构钢与钢结构技术进展及标准规范专题分论坛6场和圆桌论坛1场。

(本报综合报道)

2024-09-05 聚焦钢结构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集智聚力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939.html 1 3 第二届钢结构与结构钢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