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市更新

开门见绿 推窗见景 出门进园

——江西省会昌县“三江六岸”城市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纪实

□通讯员 王纪洪

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母亲河”湘水环绕着中心城区蜿蜒流淌。位于县中心城区的“三江六岸”城市生态修复项目,涉及湘江、绵江、贡江。通过对城市滨水改造,整体从水体驳岸修复、道路雨水系统改造、景观水雨水系统以及植被系统等方面提升河岸的景观生态性。规划建设童趣乐园、亲水平台、慢行系统、林荫游步道及多个功能性广场、公园绿地等,治理河岸线长约15.2公里,规划建设公园总面积约915亩,投资近4亿元,营造了“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出门进园”良好生态环境。近年获评江西省转化应用城市体检成果实施城市更新项目优秀案例(第一批)。

立足“自然禀赋”,强化规划引领。依托“三江六岸”的独特禀赋,在项目实施更新初期,聘请了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等国内一流设计单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原来杂草丛生的河滩荒地打造成集城市防洪、公共服务、健身休闲、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滨江新区,大幅拓展了城区休闲空间。

探索“景城融合”,修复城市生态。“三江六岸”工程的城市双修是一个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下的城市更新规划。坚持要把绿地、河流还给她的城市和居民,倡导另一种“景城融合”的城市结构,“与自然共处”的另一种城市生活方式,“以人为本”的另一种人性化产业思路,构架“一心三廊六公园”的景观空间格局,立体复合多样的慢行绿道网络,多样化的滨水岸线形态与水文化体验以及丰富的江岸生活休闲娱乐活动,打造“秀美三江,魅力会昌”的城市画卷。

挖掘“地域文化”,做活“水文章”。立足“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的公共空间系统,通过田园空间、滨水空间、森林空间传承地域历史文化,将整个三江六岸景观种植设计分三个区域建设,打造以“春”景为特色的古韵水岸,以突出四季景色的时尚湘江以及保留现有山林和竹园的绿色贡江,营造山野烂漫的景观空间,突出“春花、秋叶”的两季景色。同时结合三江六岸交汇景观界面和对古城墙原址的保护,配套观光与休闲设施,打造一条会昌北城门外的滨江景观绿带,与三江六岸的公园绿地贯通,成为三江六岸公园绿地系统的点睛之地。

通过城市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扮靓水生态,做优水环境。项目建成后,三江六岸城市堤防实现从工程抑制自然到工程成就自然,从灰色基础设施到绿色景观设施,从刚性抵御到韧性共生。一是让城市堤防实现从防御线到生命线、风景线、幸福线的华丽转变,突破单一的水利功能,融入安全、生态、贯通、文化、活力等5大功能,实现水利设施融合生态、景观、文化等多元需求;二是大大提升了城市防洪安全能力,有效解决了水安全问题;三是形成城内城外联通的城市绿地系统,塑造山水城景融合、自然宜居的城市空间格局,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回应群众关切,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项目建成后,得到了群众一致点赞和好评,实实在在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是改善了整个城市环境,如建成湘江公园、林岗公园、滨江公园、南外街公园、贡江公园等8个口袋公园,基本实现“三江六岸”各节点的全面畅通,为全县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休闲活动场所,极大提高全县水生态文明水平,保护水资源环境,增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提升城市品位,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补齐城市功能短板,通过对周边道路及排水、排污、绿化、停车场(位)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实现滨水空间生态修复与补齐城市居民 15 分钟“健身”生活圈,做好了一批民生实事,有效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2024-09-12 ——江西省会昌县“三江六岸”城市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887.html 1 3 开门见绿 推窗见景 出门进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