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建材与装饰

从单品到互联 智能家居进化中

智能家居,是近些年的热门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据统计,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已达数千亿元,智能家居APP的月活用户超过2.6亿人次。众多厂商进入行业,各类APP不断涌现,折射出市场发展的繁荣程度。不过,在这欣欣向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不同品牌、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难题。

蓬勃发展的背后

智能家居的兴起,源于消费者对于便捷、高效、智能化生活的追求。10年前,互联网巨头如谷歌、苹果、亚马逊等纷纷布局智能家居领域,构建各自的生态系统。这些企业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庞大的用户基数,迅速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此后,不仅是这些互联网巨擘,许多科技企业、消费电子企业和传统家电企业也加入了这场智能家居的竞赛之中,试图引领智能生活的新潮流。市场创新如同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催生了无数创业企业,它们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比如智能照明、家庭安防或是环境监测等,通过不断地迭代和创新,形成了智能家居行业的蓬勃发展景象。《2024全球智能家居市场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已达到数十亿台,预计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翻番。

随着Wi-Fi6技术的普及,智能家居设备的连接速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极大地改善了用户体验。Wi-Fi 6不仅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还增强了网络的并发能力,使得多个设备可以同时稳定地工作,减少了因网络拥堵而导致的设备响应迟缓问题。与此同时,AI技术的加入使得产品更加智能化,能够学习用户的习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智能空调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差自动调节温度,智能冰箱能够根据食物的储存情况推荐菜谱,甚至预测食物过期日期,提醒用户及时处理。

市场不断细分,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年轻用户倾向于选择具有娱乐和社交功能的产品,如智能音箱可以通过语音助手播放音乐、播客,还可以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联动,创造出更丰富的应用场景。而老年用户则更关注健康监测和安全防护。针对老年人的智能家居产品通常会集成紧急呼叫按钮、跌倒检测等功能,并且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监测心率、血压等健康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发送警报给家人或医疗服务提供商。

从智能门锁到智能窗帘,从智能音箱到智能厨房设备,智能家居产品正向着更加集成化、人性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需求的家庭成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系统不兼容等原因是普及难点

虽然不少家庭期待智能家居产品的入户能优化日常生活体验,但他们也遇到了诸多难点。

“小爱同学”控制不了“天猫精灵”的设备,“天猫精灵”则对“小度小度”的指令不为所动……难以兼容的体系限制消费者选择品牌的范围,影响智能家居产品的大范围渗透;同时,一些设备存在响应速度慢、断连等问题,直接影响智能家居使用体验。

“装了自动开合窗帘的窗帘伴侣,才知道不是蓝牙连接就大功告成了,想要智能控制还需要加入网关,可‘网关’又是什么?”产品销售页面评论区以及社交平台经常看到类似提问。部分智能家居产品在安装、接入、使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学习成本,对产品大范围普及有所阻碍。此外,消费者常常面临“买了五台家电,却不得不下载四个不同的APP”的尴尬局面。智能家居品牌之间生态系统的封闭性,导致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切换不同的APP,这不仅增加了手机存储负担,也让用户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适应不同APP的操作逻辑和用户界面。

智能家居产品,能否提升兼容性?其实,技术基础早已成熟,Wi-Fi、蓝牙等常见通信协议的应用使得设备间的连接早已具备。但不同品牌设备在发现、配网、接入认证等流程和技术标准上存在差异,加之厂商为了保护自身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愿意轻易开放接口,使得互联互通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企业自身的商业逻辑也成为了阻碍互联互通的一大因素。对智能家居企业来说,自有生态链就像品牌的护城河。依托自有平台,提供套系化解决方案,有助于深入了解消费者使用习惯,增强用户黏性,为销售品牌其他产品引流,从而扩大市场份额。但企业发展各自为营,会导致消费者无法兼顾品牌多样性,也会影响操作便利性,降低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好感。从这个角度看,让智能家居更好助力美好生活,要更注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实现各品牌产品间的联通融合,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

标准先行与行业共识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今年7月1日,《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 跨平台接入认证技术要求》正式实施。该行业标准将指导智能家居相关产品互联互通软件的开发,为不同设备接入统一的生态平台提供可行性方案。目前,已有企业开始探索智能家居标准化,设计相关操作系统。其实,提升设备间的兼容性,让更多智能家居设备实现跨平台、跨品牌、跨品类的互联互通,有助于行业“抱团创新”,提升产业升级效率。产品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用户就可以收获更好的消费体验,最终形成用户体验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一些头部企业也在探索智能家居标准化之路,设计相关的操作系统。开源式智能家居协议标准Matter的出现,更是吸引了众多厂商的参与。这些举措无疑为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真正实现智能家居产品的无缝互联,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更需要行业内的共识。企业应当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重视用户体验,共同推动智能家居产业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享受到真正的智能生活。

欧瑞博CEO王雄辉提出的“产品进化论”为智能家居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他认为,真正畅销的家居产品往往是那些顺应用户习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逐步改进和完善的产品。以智能插座为例,它并未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而是作为传统家用定时器的升级版,解决了传统定时器操作复杂、不能精准控制、无法远程控制等问题,从而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王雄辉的理论强调了几个关键点:一是不改变用户的购买习惯,二是不改变用户的安装部署习惯,三是不改变生产厂商的生产习惯。这三点对于产品的成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智能家居领域,产品不仅要易于安装和使用,还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操作。

当前,越来越多家庭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高性价比、操作简便的智能家居产品,能更好满足改善型、个性化消费需求。期待相关企业顺应消费新趋势,以创新为引领,以应用促发展,共同推动智能家居产业协同联动、融合互通、智能互联。不断提高设备兼容性、安全性、稳定性,让智能家居真正智能起来,智能家居产业必能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消费者尽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和愉悦。

(记者 江泽昌)

2024-09-16 江泽昌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853.html 1 3 从单品到互联 智能家居进化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