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同济大学教授杨贵庆所著《乡村进化论:传统乡村人居空间演进》正式出版。
该书基于“生产力—空间形态”关系理论,探讨我国传统乡村人居空间演进表象下的客观规律,阐释传统乡村人居空间形态衰败的根本原因,揭示由于生产力变革导致乡村社会结构巨变并深刻影响建立在社会结构基础上的空间形态的本质特征。
此前,杨贵庆教授主编和撰著的著作有:《乡村中国:农村住区调研报告2010》《农村社区:规划标准与图样研究》《黄岩实践: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索》《乌岩古村:黄岩历史文化村落再生》《四季城乡:一名规划师的时空坐标》《黄岩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法》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在《乡村进化论:传统乡村人居空间演进》前言中,杨贵庆写道:“乡村进化论为我国传统乡村人居空间有机更新开阔了视野和路径,并为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活化再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提供了理论解释和实践指引。以‘生产力—空间形态’关系理论为指导,可以发现空间形态的更新和改造,反过来对新的生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能动性。通过对传统乡村人居空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新产业、新动能的培育提供物质载体,从而为传统乡村人居空间形态重新定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突出传统文化‘芯’动能,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互动互促中开拓传统乡村人居空间再生的多元路径,努力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乡村广阔天地,为推进我国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时代贡献。” (同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