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数字住建”推进城市运行智慧化、韧性化

住建部近日发布《“数字住建”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到,要围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统筹规划、建设、治理三大环节,加大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行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推动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推进城市运行智慧化、韧性化。

日前,国家数据局发布了首批50个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涉及数据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数字社会等领域。住建部共组织绘制城乡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图斑6亿多个,共调查城乡房屋建筑3.54亿栋、总建筑面积1280亿平方米,首次构建了全国房屋建筑“数字档案”,为每栋建筑赋予“数字身份证”。同时,在普查数据支撑下,制作了房屋建筑白模,为住建行业管理打造了坚实的“数字底座”。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住建部网信化工作专家组副组长王丹表示,当前住建系统正大力推进数字住建建设。基于已有的信息化工作基础,充分挖掘房屋建筑、市政设施等要素信息,积极发挥BIM(建筑信息模型)、CIM(城市信息模型)、城市数字孪生等技术潜力,开发数字住房、数字工程、数字城市等领域典型应用,将显著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将为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

住建部信息中心主任于静也提到“数字住建”通过数据驱动、技术赋能,为建设宜居、智慧、绿色的城市环境提供强大支撑。以CIM、北斗卫星导航系统、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为住建行业提供了全过程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当前,多地已将CIM作为推动“数字住建”建设的核心内容,积极推进CIM基础平台建设,利用北斗赋能住建的时空精准服务与智能管理,通过InSAR拓展大尺度监测与智能风险评估。广州构建“CIM+”多样化应用体系,涵盖“穗智管”城市中枢、智慧工地、城市更新、智慧园区等,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上海成立CIM底座建设联盟,共建共享,协同推进CIM底座建设和应用,赋能城市管理与服务创新;杭州利用CIM平台重点实施道路塌陷防治、建设决策支持及房企信用管理等应用场景。

于静同时提到,数据会成为“数字住建”的核心要素,也是数字住建工作的基础,企业和个人要充分认识到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重视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发挥好数据要素报酬递增、低成本复用等特点,发展住建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数字建筑产业正在经历由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的转变,数据作为核心要素的价值愈发显著,建筑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在数据驱动和AI(人工智能)重构下持续深化。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的咨询公司赛迪顾问经数据统计得出,2023年,中国数字建筑产业规模达369.4亿元,同比增长3.5%。未来三年,随着从“重规模”到“重质量”的转型持续深化,数字建筑产业的规模有望达到431.3亿元。 (本报综合报道)

2024-10-21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7282.html 1 3 “数字住建”推进城市运行智慧化、韧性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