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梦吉)10月26日,由华东六省一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主办,建筑时报社、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浙江沪鑫律师事务所及上海分所共同承办,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九届华东地区建筑企业法务工作经验交流会在福州举行。会议围绕“合规风控赋能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共同探讨建筑企业应对变革的积极做法,助力行业具体落实依法治国战略,提高企业合规经营和依法维权水平等。
会议分别由建筑时报社党支部书记、副总编辑刘超,福建省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叶朝锋主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调研员施建元,中国建筑业协会法律服务与纠纷调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太祥,福建省建筑业协会会长侯伟生,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斌致辞。300余位来自华东地区的建筑企业法务工作者和专业律师参会。会上公布了2024年度建筑企业法务工作优秀团队和个人评价结果并举行了颁证仪式 。
主题演讲环节,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原副庭长、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原厅长冯小光围绕工程建设体制与建筑市场现实存在的反差及引发的法律适用难题,在法律、司法解释等制度规则层面如何实现发包人、承包人、实际施工人等各方利益平衡;司法鉴定中,审判权、当事人诉权、鉴定人司法鉴定权之间的平衡等方面分享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相关问题。
浙江沪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分所负责郦煜超在演讲中指出,新《公司法》的施行对公司资本制度、治理结构都做了新的规定。企业要注意注册资本实缴要求,出资责任体系下的瑕疵股权转让、减资以及出资义务加速到期,公司治理结构设置与公司规模大小、性质,公司担保审查,人格否认,“走账”等方面的问题。
工程款回收难问题是近年来困扰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难点,会议聚焦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对于如何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工程款回款难问题,住建部建筑市场司法律顾问、建纬研究院院长朱树英提出,通过争议评审的方式来解决债权确认问题,是建筑企业面对当前形势可以走的一条路径。要解决债权的确认,打官司不是好办法,企业法务要重视履约过程的签证和索赔,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想办法确认债权。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顾增平介绍,为帮助建筑企业破解建设工程价款债权执行难进问题,由他撰写的《让工程回款不再难——建设工程价款债权执行实务120问》一书即将发布。该书的内容既涉及到建设工程价款债权执行的程序、实体问题,同时还特别关注到,如建设工程价款债权转让、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与其他优先权发生冲突如何处理等热点实务问题。
随后,陈太祥、刘超、朱树英、邵万权、顾增平和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封毅在会上共同启动了《让工程回款不再难——建设工程价款债权执行实务120问》新书的发布仪式。
在下午的交流环节中,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法律顾问吕洪波,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法务部副经理施亿丽,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副部长兼合规官张波,安徽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法务部主管高学英,山东高速德建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副经理贾骞,江西省建筑业协会法工委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柳卫红,安徽昌达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法务合约部负责人姚明分别作发言。
福建省建筑业协会法务工作委员会主任林桢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企业法务工作需要前移,并贯穿在经营到建设的全过程中。与此同时,法务工作也需要更好地运用信息化系统、大数据等新技术强化管理,利用多元化方式化解争议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