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权梦格
“儿”字型布局的大楼,干净整洁的病房,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温馨舒适的家化病房……走进位于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的儿童医院新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崭新场景。
襄阳儿童医院项目是省级重点卫生健康项目,是襄阳市首个公建类装配式项目,由中建二局华中公司承建。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规划设计床位560张,包括住院楼、门诊楼、医技楼、餐厅、医疗康复中心和两层地下室,预计2024年底实现竣工交付。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项目建成后,将承担该市儿童的医疗、保健、康复等任务。
跃动童年,装配儿童健康空间
作为襄阳市首个公建类装配式项目,襄阳儿童医院项目装配率达到50.3%,构件种类多、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项目工程主体结构均采用标准化、数字化设计施工,综合楼和裙房为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据项目经理姬永铁介绍,项目实现了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现场管理信息化,在保证产品质量、保障构件供应的同时提高了建筑工业化水平。
作为该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项目不仅关注儿童身体健康,也更加注重就诊者情感需求,在设计上利用布局形成建筑特色形体,整体布局象征茁壮成长的少年。
在建筑物上实现颜值和空间并重,全力打造舒适美观的开放空间、共享空间、互动空间和绿色生态空间,提高患者的康养舒适度。项目立面以渐变的韵律重现波光粼粼的汉江纹理之美,植入“江韵”水纹表皮,完善建筑细节;中心大厅通过屋顶采光,避免昏暗的就医环境;架空高层与裙房的绿化结合空中乐园设计,营造屋顶花园;下沉广场的景观花园特别设置了景观小品、自然植物和儿童活动场所,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儿童就诊者可以直接接触参与,感受绿色生态空间的活力,助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智能融合,筑造百姓满意的“好医院”
如何保证建筑设计、生产、装配的全流程管理,避免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不上,造成返工与资源浪费的问题,这是装配式建筑绕不开的难题。项目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立装配式建筑BIM构件库,建立工程各阶段、全专业BIM模型,实现了模拟工厂加工,以“预制构件模型”的方式来进行系统集成。
在设计初期,通过模型解决设计问题312条,重大图纸问题4处,完成方案优化17项,深化设计59项。在施工阶段,项目通过运用BIM技术,对预制构件进行深化,模拟预制构件吊装施工,从时间、空间上复核场布方案,生产和安装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通过BIM模型模拟施工进度,以此合理规划构件的生产、运输以及现场的装配施工,降低构件运输及施工场内短驳费用,提高吊装施工效率,最终达到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统一。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诊疗活动为主线,以智能化建造为支撑,着力打造百姓满意的“好医院”。在建设过程中,项目注重加强建筑自动感应和节能环保的科技应用,打造了多元化的物流传输系统建筑通道,利用一个洁梯井道,可使无菌物品从消毒供应中心直接送达手术中心,同时可利用垂直空间增大存储容量;还预留了污物物流管道,采用重力方式,收集污衣被服,提高收集效率、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也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医院墙体采用了外保温技术,具有更好的热工性能,能够很好实现蓄冷蓄热,结合种植屋面,利于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
聚力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项目以城市地表径流控制型和城市生态修复型海绵城市为建设核心,强化儿童医院区域的防洪排涝能力,优化水质环境,采用下沉绿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植草沟等海绵设施,有效吸纳、净化雨水;通过调整路缘石开口及地面坡度,引导径流迅速进入海绵设施,发挥海绵设施雨水吸纳功能,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