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黄山:谱写徽派古建产业新篇章

□记者 马丽

作为徽派古建产业重要的对外展示交流和对接合作平台,中国(黄山)第四届徽派古建产业发展大会日前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立足于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徽派建筑品牌影响力,黄山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徽派古建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为助力古建产业开拓新蓝海提供了“黄山样本”。

黄山是徽文化的发源地,徽派建筑源远流长,享有盛誉,发展徽派古建产业具有优越的基础条件。黄山市住建局,积极配合黄山市委市政府,采取得力措施,促进徽派古建产业迈上新台阶。

编规划,订制度。委托安徽建筑大学编制了《徽派古建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近远期目标:2022年到2025年徽派古建产业年均产值增速20%以上,基本形成徽派古建产业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2030年徽派古建产业总产值超100亿元,成为黄山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绘制了产业链图谱:产业链上游有原材料供应、仿古建筑营造;中游有徽派古建产业互联网、徽派建筑数据库;下游有仿古家具、康养地产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徽派古建产业工作的通知》《黄山市徽派古建产业工作要点》,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搭平台,重招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支持下,黄山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和安徽省住建厅共同举办徽派古建产业发展大会,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相聚黄山,共商徽派古建产业发展大计。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徽派古建展示园(黄山园)项目,荣获“最佳综合城市展园”“最佳植物专项城市展园”“最佳优秀技术创新城市展园”三项大奖,成为黄山市徽派古建产业在外重要的展示交流平台。该市聚焦产业招商引资,做好要素保障,赴上海、山东、厦门、西安等地开展相关招商活动,成效显著。

拓市场,创品牌。一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2021年黄山市古建一级企业才2家,目前已增加到58家,增长迅速。培育了黄山公输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黄山市黟县琢艺堂三雕工艺有限公司和黄山徽匠园林古建有限公司3个省级木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二是加强沟通服务。2022年以来,该市各产业专班共接洽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香港建筑师协会、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中建一局、上海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105批次,签约市外古建项目77个,合同额24.84亿元。三是唱响古建品牌。2021年以来,黄山市住建局指导62个古建项目荣获市优“迎客松杯”奖;黟县都城徽文化茶文化产业园、屯溪区镇海桥修缮工程、徽州区呈坎罗东舒祠修缮工程获安徽省优质工程“黄山杯”奖。

立规范,育人才。鼓励企业先后成功申报徽州传统建筑木梁柱制作安装、灌斗墙砌筑和墙面抹灰等省级施工工法,支持黄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展徽派建筑数据库项目建设工作。在安徽省率先出台《村落徽州徽派民居建设技术导则》,图文并茂明确马头墙、门楼与门罩、窗楣与窗罩、挂落、街巷等12个特色元素的节点构造做法。发布地方标准《徽派建筑木结构防火技术规范》,为新时代徽派建筑防火保护、活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持续推进徽州传统建筑技艺的挖掘与提升,徽州古典公司研究的“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该市十分重视古建人才培养,制定了《徽派古建产业人才引育专项政策》,设立人才引育资金。组织“徽州古建工匠”评选,2022年以来,共评选出徽州古建工匠346人,其中初级168人、中级122人、高级56人。在歙县行知学校组建徽派古建产业学院,优化徽派古建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利用黄山市大学士徽雕有限公司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采取“名师带徒”的技艺传承模式,培养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

经过几年的开拓奋进,黄山市徽派古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24年1-9月,黄山市徽派古建产业产值31.32亿元,同比增长50.1%。目前,该市从事仿古建筑营造、古建修缮保护利用、古建构件配件、文创装饰产品产业链各类企业274家,其中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150家,设计、监理企业18家,构配件生产企业106家。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徽派建筑已辐射至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4-11-04 马丽 □记者 马丽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7445.html 1 3 黄山:谱写徽派古建产业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