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市更新

建筑工程防水材料与实践(六)·双刃之剑 □王仲辰

建筑防水材料对于建筑渗漏通病防治影响究竟多大?回顾历史,在现代建筑防水材料出现之前,历史上从未定义过“建筑防水材料”一说,也从未指定过工程防水许用或禁用的建筑材料。

纵观世界上诸多保存至今的优秀历史建筑,无不顺应建筑防水基本原则和防水基本原理,将建筑材料完美应用于工程防水。古典工程防水所用材料有:稻草、棕榈、竹片、木板、石板、粘土制品、云母片等,现代工程防水中用到建筑材料有:水泥、混凝土、砂浆、玻陶、有色金属、复合片材等等。值得敬佩的历代工匠,早在1300多年前,在刚性结构建筑上运用介质防水原理,用阿嘎土建造起布达拉宫的倾斜墙面和大昭寺的平顶屋面;早在三千多年前就运用叠层防水原理将屋面瓦用于有檩体系坡顶屋面;令人鼓舞的是现代建筑材料科学将建筑防水技术提高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境界:如有色金属、玻璃等材料通过叠层防水原理、等压原理广泛用于柔性结构大跨度工业厂房、桁架结构、市政建筑的屋面、穹顶和幕墙中;令人瞩目的是二十五年前,我国自主创造的利用普通混凝土、砂浆材料通过介质防水原理、叠层防水原理、等压密封原理组合用于刚性结构市政与民用建筑,组装式反复拆装应用技术,构建了等寿命防水平屋面和墙面;三十年前国内外通过材料防水原理,利用混凝土结构自身防水性能,在饱和水渗透条件下的地下工程中应用。这些工程防水的性价比指标,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被刷新纪录。上述建筑材料本质上属于“广义建筑防水材料”。

随着现代材料科学的进步,为顺应饱和水渗透环境条件下地下空间开发,为满足现代建筑结构多样性需要,为了轻钢轻板抗震结构建筑的需求,为便于快速装配或拆卸的现代建设需要等等,“建筑防水材料”应运而生。令人瞩目的是,耐久性高达百年的合成橡胶制品,在水下沉管隧道的柔性节点止水密封中应用,做出了杰出贡献。而普通的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通过改性赋予特定的性价比,在轻钢结构、柔性结构、简易结构建筑防水均有出色表现。尽管其中的碳基材料的化学稳定性远不及硅钙基材料,但通过简便的建筑防水构造,体现了低成本可定期维护更新。尽管增加一定的维护和使用成本,换取的是特定构造更经济的建筑功能。这类建筑防水材料本质上属于“狭义建筑防水材料”。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广义建筑防水材料的传统应用被提高工程防水质量为由,改变了防水原理,设置了各种强制性条规搭配狭义防水材料无条件使用。甚至被用于难以维修和无法更新的隐蔽工程(GB50693-2011,GB55030-2022)。盲目将国外用于轻钢结构墙面的防水材料,全盘照搬用在国内刚性结构外墙上等等(JGJ/T235-2011),种种无序扩大应用范围的背后逻辑并不复杂。

由于建筑防水工程分配只计材料人工、不计技术质量的定额制度下,材料人工使用最大化成为价值取向,技术与质量失去了经济地位。出现了一系列现象:混凝土、砌体结构与轻钢结构建筑不同的防水原理被混为唯一的材料防水原理;地下工程千篇一律无条件以“防排结合”工艺作为原则,进入规范,通过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工程防水质量检验形式,掩盖了材料和工艺的无约束状态。

20世纪50年代,上海机电系统某大型国企保留的“金色礼堂”属于稻草屋面(碳基材料),因不堪承担长期频频维护更新带来的日益增长的投入,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种代表“社会主义道路”标志性建筑。无论广义还是狭义防水材料,碳基防水材料的耐用局限性不能忽视,把这些防水材料数量和种类层层叠加取代工程质量,作为强制性合法条款是无法避免上述同样的轮回。不仅新建工程,巨量的维修工程的“黑色宫阙”现象并不亚于“金色礼堂”结果。轻则民用公共维修金告罄,市政维修费入不抵支,城市外墙“牛皮癣”泛滥,重则建筑使用寿命下降、公共安全隐患频发。人为将这些材料用于根本无法维护更新地下结构外防水,造成的危害更是触目惊心的。笔者第二次收到某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已纠正了一稿中适用范围的问题,但仍然存在材料和工艺工法的无条件绑定问题,需要“有条件”修正和技术放开,防止垄断的新旧交替出现。

只有当建筑防水市场定额体系将重心转移,材料人工价值被科技和质量价值取代,以最低综合使用成本作为竞争基础时,建筑工程防水科技才能成为生产力,建筑防水材料资源才有可能被正确定位。建筑防水材料犹如双刃之剑。

下篇内容为《建筑工程防水分配制度与实践》系列七

2024-11-14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7500.html 1 3 建筑工程防水材料与实践(六)·双刃之剑 □王仲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