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建材与装饰

预防乡镇自建房渗漏开裂措施浅析

□江玉民

国内许多居民一直对自建房情有独钟。在不少地区,一栋栋美观的自建楼房相继拔地而起,成为乡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自建房虽然广受欢迎,但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渗漏问题却令人很是头疼,这不仅影响房屋的使用功能和居住舒适度,还可能对房屋结构造成损害,缩短房屋的使用寿命。笔者从自建房渗漏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理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为自建房业主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自建房渗漏的预防措施

自建房出现渗漏是如何造成的呢?笔者以为选材不当、建房时施工不规范、使用过程中维护不当、防水层自然老化等是主要原因。

选用质量好且合适的建筑材料。首先,建房时宜选购大品牌、符合国家标准且型号一致的材料,如水泥、防水材料、密封材料等。虽然初期投资较大,但往往能有效避免后期的渗漏问题。其次,应根据建筑各部位的特点选择合适标号的混凝土、防水材料。例如外露上人屋面适宜选择表面为矿物粒料的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卫生间适宜选用耐水性优异且防霉的高分子类环保型的防水涂料等。

规范施工过程。首先,混凝土施工尤其是屋面施工时,应连续作业一次成型,不留施工缝。振捣时特别注意边角和钢筋密集区域,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其次,平屋面、卫生间、阳台等区域的排水坡度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为2%~3%,确保雨水、生活用水能迅速排进水落口。再次,防水层施工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防水卷材搭接严密,防水涂料涂刷均匀。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闭水试验,确保防水层无渗漏。如果不清楚防水层的施工规范也可以向防水材料供应商或生产商索取。最后,特别注意防水层一旦施工完毕,应避免后续施工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加强后期维护。定期对排水系统、屋顶防水层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是查看排水系统是否堵塞、防水层是否存在破损现象等。

自建房渗漏该如何有效治理

一是关于屋面渗漏治理。

自建房屋面渗漏现象主要包括防水层破损、屋面裂缝、金属瓦锈蚀或固定螺栓密封失效。

防水层破坏治理。防水层破损包括外露防水材料自然老化导致的开裂、脱落,屋面加装设备螺栓穿透等。治理时先仔细观察室内漏水痕迹,初步确定漏水位置,然后勘察屋面情况。若防水层外露,则以漏水初步位置为圆心在直径为1~2米的范围内查找防水层的破损和起鼓位置,起鼓部位下方常有积水,用脚踩就可以确定,使用相同或材质相容的材料对破损和起鼓位置修复即可。

防水层上部如有保温层或砂浆保护层,需要铲除漏水位置上方的保温层和砂浆保护层,然后按照防水层外露情况下查找和修补防水层的方法进行处理。

屋面加装设备后引起渗漏,大多数情况是由于固定膨胀螺丝穿透了防水层,此种情况需使用工具将膨胀螺丝根部的砂浆保护层凿开,直至防水层外露。然后将膨胀螺丝周围的防水层切开,使用和原防水层相容的防水涂料或密封胶对膨胀螺丝根部进行密封,最后对切开的防水层使用相同的防水材料进行修复,恢复原状。

屋面裂缝处理。目前大部分自建房屋面不使用防水材料,而是采用现浇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工。使用几年后屋面混凝土开裂,雨水通过裂缝侵入室内造成渗漏。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屋面裂缝开裂情况确定治理方法:裂缝小且较少的情况,可使用外露防水胶带粘贴裂缝治理;裂缝较大且有伸缩活动的情况,需要将裂缝凿成“V”字形,使用密封胶填充裂缝,再使用外露防水胶带粘贴外露面;裂缝很多的情况,则适宜对屋面进行整体防水处理。

金属瓦锈蚀或固定螺栓密封失效处理。金属瓦锈蚀导致漏水宜替换掉破损瓦片,如果瓦片锈蚀破损较小,可先用除锈剂或锈转换剂将破损瓦片锈蚀部位全部处理1遍,然后粘贴外露防水卷材或涂刷外露防水涂料治理;对于固定螺栓位置锈蚀或垫片破损的,可更换密封垫片并使用耐候硅酮密封胶密封固定螺栓。

二是关于外墙渗漏治理。

自建房外墙渗漏主要包括墙体渗水、固定螺栓位置渗水、墙脚渗水、门窗下沿渗水等。

墙体渗水治理。目前自建房外墙大多没有进行防水处理,常出现迎风面墙体在雨天发生渗漏的情况。其中有挑檐的外墙渗漏,大多是挑檐外沿没有设置滴水线,雨水沿浇筑板流到外墙,逐渐渗入墙体造成室内渗漏;大风情况下迎风面墙体发生的雨水渗漏主要是因雨水在风力作用下侵入外墙导致。

对于有挑檐雨水沿浇筑板流至外墙的,可在挑檐外沿开一条凹形的线条,雨水在这条线外就会跌落,也可以在挑檐上粘贴防水卷材,并使防水卷材外沿超过挑檐外沿,雨水在挑檐外沿自由垂落。

对于迎风面墙体在雨天发生渗漏的情况,宜对整面外墙使用透明防水涂料进行刷涂。

固定螺栓位置渗水。常见的固定螺栓位置渗水大多是空调外机固定支架、下水管卡扣螺栓穿透外墙,雨水在风力作用和毛细现象作用下,通过墙体和螺栓间的空隙渗入室内。针对上述情况,可使用耐候硅酮密封胶对螺栓根部进行密封,或对螺栓孔进行植胶处理,然后固定螺栓。

墙脚渗水。墙脚渗水主要是地基水汽沿墙体上升,导致墙脚潮湿和发霉。针对墙脚渗水,目前多是将室内装修层铲至墙体混凝土层或红砖层,然后在墙体表面涂刷抗渗水泥基防水涂料,再使用耐水腻子恢复腻子层,最后恢复饰面层。

门窗下沿渗水。门窗下沿渗水主要是安装门窗时,门窗下沿和墙框空隙未使用水泥和防水材料密封,雨水在窗台位置通过门窗下沿和墙体的空隙渗入室内。门窗渗水,常采用门窗外沿打胶密封措施治理。打胶后仍不能解决渗漏的,大多是整个窗台耐水性差且排水不畅,雨水渗入窗台后通过门窗和窗台间的空隙渗入室内。此时适宜选用耐候防水涂料、自粘防水卷材,如不锈钢箔或氟碳膜丁基橡胶防水胶带等,对窗台从门窗下沿到外墙整体粘贴,防止雨水渗入窗台。

三是关于卫生间渗漏治理。

卫生间渗漏大多发生在地漏、马桶下水管等水落口部位和干湿分离的门槛位置。

水落口渗水多数是地漏和排水管之间有缝隙,连接不当,导致排水管不能及时排水,在连接缝隙位置出现积水,从而引发渗水。对应的治理方法主要是密封地漏和排水管间的缝隙。

干湿分离门槛的渗漏,多是门槛石位置没有做防水处理,且坡度设置不当,水不能从地漏及时排出,就顺着门槛石往外渗透或从门槛石下方通过找平砂浆层逐渐向外墙渗透,导致门槛石附近外墙潮湿、发霉。针对此种情况,如果水从门槛石上方流出,造成的干区潮湿,则需要加强排水或抬高门槛石;如果门槛石上方无水迹,而附近墙体出现潮湿的,则需要拆除门槛石,重新设置挡水门槛,防止水从门槛石下方砂浆层渗出。

针对卫生间整体没有做防水的,在不拆除地板砖的情况下,可使用“免砸砖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对卫生间地板表面做一遍防水,密封地板砖缝隙、提高地板砖抗渗性,从而短时间内快速解决渗漏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除了笔者以上介绍的防治措施,根据具体渗漏情况也有其他的渗漏治理方法,但主要宗旨是防排结合、多道设防、刚柔相济、因地制宜和综合治理。总之,要想自建房住得好,做好防水很重要。

2024-11-18 □江玉民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7622.html 1 3 预防乡镇自建房渗漏开裂措施浅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