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二期进口博览馆这座融合了古今智慧与创新精神的建筑,是西安乃至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也将成为续写丝绸之路上的辉煌篇章。近日笔者专访了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二期进口博览馆景观设计负责人吴双,了解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经历与感受。
笔者:2022年,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二期进口博览馆项目景观设计部分圆满完成,这对于西安乃至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该项目的景观设计负责人吴双女士,请吴女士为我们分享一下这个项目的背景和设计理念。
吴双:这个项目是西安市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西安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会展名城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团队在设计时,紧扣“盛世长安、丝路启航”的宏伟主题,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为西安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笔者:吴女士,我们知道,您具有非常丰富的景观设计经验,在设计这个项目时,您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景观的呢?
吴双:我们在这个项目的景观设计中,借鉴了很多唐代大明宫的传统元素。比如,我们采用了线性景观来链接建筑元素,这种设计灵感来源于大明宫的传统网格状宫殿建筑群,不仅满足了功能上的交错贯通需求,还赋予了空间以历史文化的深度。
广场铺装方面,我们借鉴了唐代十九道棋盘的方形图案,树阵则参照护城将士的列阵排列,给人一种庄重而有序的感觉,连桥的设计则是对古代传统护城河方框形态的现代诠释,另外博览馆整体采用了大明宫主题铺装。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巧思,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笔者:听起来十分用心。那么,除了以上提到的内容,团队还有哪些独到的考虑呢?
吴双:我们在这个项目的景观照明设计上同样下足了功夫,遵循和谐共生、明暗有序、理念先进的原则,塑造出西安博览会新地标的夜间形象。灯具布置借鉴了西安古城网格阵列式排布,既满足功能性照明和视觉强调,又兼顾动线引导。我们希望将艺术、科技和人文氛围有机融合,为游客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所以,在灯具的选择和布置上,我们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调试。
笔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一定遇到了不少挑战。您能分享一下团队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吗?
吴双:确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比如,主入口前广场因消防和人流聚集布展功能限制,无法设置竖向固定景观。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大空间、大体量的景观设计策略,既保证了景观效果,又满足了功能需求。
北面货运区域景观展示需求较高,但我们通过减少人行空间、利用高差处理实现人车分流,并以圆角设计保障货运通道流畅。东、西面办公出入口区域空间有限,我们通过特色绿化、地面铺装及灯光设计提升景观品质。
对于人防出入口等功能建筑单体,我们也进行了精心美化,使它们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实现了功能与美观的完美结合。
笔者:吴女士,您在业界的成就与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您如何看待自己在这个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未来,您又有哪些规划和展望呢?
吴双:在这个项目中,我和我的团队只是做了一些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助力西安这座“一带一路”会展名城的建设。未来,我将继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之路,致力于创造更多具有时代特征、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的优质项目。
(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