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规划设计领域,陈李立无疑是一个杰出的引领者。作为宁夏木谷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院长,他拥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等多项资质和职称,从事建筑规划设计行业已超过30年。经过多年行业沉淀,陈李立与相关政府单位和各大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主导了众多大型建筑规划设计项目,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陈李立特别关注活动断层避让带建筑物的地震灾害风险问题,在地震避让带调研与整治方面颇有建树。在地震风险调研中,他运用无人机航拍进行三维实景建模,为地震风险评价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新方式。在地震避让带200米范围内空地的整治上,陈李立主张避让带上的设计要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创造多功能公共空间。这些空间不仅提供运动休憩、文化展示、户外休闲等多种功能,还兼顾除地震外其他灾害的防灾避险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陈李立将这一理念成功应用于某地的中心城区活动断层避让带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调研及综合整治规划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在地震避让带建筑整治中,陈李立也面临过巨大的挑战:一次性拆除避让带上所有建筑物不仅对经济造成影响,需要付出高昂财政成本,还可能引发社会民众的恐慌情绪。为此,他制定了详尽的建筑分级方案,将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划分为A、B、C、D四类,计划优先拆除D类高危险性房屋,逐步清理C类老旧房屋。对于相对安全的B类和A类房屋,将在经过安全评估后再做拆除安排。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陈李立发现仅依据建筑物安全等级安排拆除优先级仍不够充分,其中涉及民生的C类基础设施建筑,如政府机构、供电局、学校等一旦面临地震,产生的影响将非常严重。因此陈李立及时对方案做出了相应调整,提高这些建筑拆除的优先级,极大减轻了地震风险可能会给民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上述方案的实施不仅为当地居民构筑起了一道更加坚固的安全防线,也是对活动断层地区城市规划与防灾减灾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为行业内其他同类项目提供了重要参考。陈李立的实践证明,对于活动断层,通过细致调查和科学规划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带来的风险,提高城市抗震能力,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谈及未来的打算,陈李立表示将继续深化对活动断层的探测与研究,推动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标准化和精细化。他希望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地震风险评估的效率与效果,为实现安全、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
(陈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