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设计

转型下的建筑创作探讨

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学术部举行年终总结活动

11月30日下午,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学术部举行2024年年终活动。本次活动分为项目参观和总结沙龙两个部分。

学术部委员首先来到上海市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外滩·老市府大楼,在大卫·奇普菲尔德事务所建筑师李初晓的导览下参观了老市府大楼的模型展厅、会客厅、陈毅市长办公室、中庭、环形露台等,详细了解项目改造的历程。

这栋建于1914年的历史建筑,曾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1949年成为新中国上海市政府大楼,也是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2014年,黄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地产集团联手,成立上海外滩老建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推进工部局大楼的保护性综合改造。由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英国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领衔设计,华建集团、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设计。项目改造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并原位保护工部局大楼和“小红楼”,在中庭区域建设三层地下空间。“小红楼”进行了两次平移,实现了当时上海面积最大、重量最重的砌体结构平移创举。在大楼建成百年后,由半围合状态,补全为围合状态,形成街区尺度的围合式建筑综合体。

参观结束后,委员们移步至goa大象设计上海办公室,围绕“转型下的建筑创作”主题,丁顺、马庆祎、肖潇、王彦、卢志刚、何孟佳6位委员分享了近期的项目案例以及各自的建筑创作心得。在随后的交流中,委员们探讨了近一年设计市场面临的巨大挑战,设计院、设计事务所尝试调整组织模式,以不同的策略去适应市场的变化,并且在“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数字化等领域展开探索,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尽管目前市场的前景不甚明朗,但一些委员表示,从时空维度来看,当下仍是中国城市发展和品质提升的时机,同时与世界一流发达国家横向比较,我国的城市管理水平仍有上升空间,这也意味着建筑师这一职业依然有所作为。当下建筑师所处的时代或许是一个沉淀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寻找自己最适合、最擅长的领域,追求“内心的自洽”。

(首席记者 吴真平 通讯员 汪妍泽)

2024-12-16 吴真平 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学术部举行年终总结活动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7914.html 1 3 转型下的建筑创作探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