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建筑钢结构

西宁云端筑梦者

——记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团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在青海省海东市,有一群被誉为“西宁云端筑梦者”的钢构团队,他们扎根工程一线,用自己的双手将一块块钢板、一根根钢筋编织成一首首壮丽的建筑诗篇,让这片高原之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拼搏实干凝聚奋斗力量,为西宁曹家堡机场的建设聚势赋能。

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和青海省“十四五”规划重点机场建设项目之一,也是青海民航发展史上建设规模、投资金额最大的“头号工程”,该项目以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交通网络为目标,助推西北地区由传统经济腹地转型为面向中亚和西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沿。

作为中国中冶2023年度重点项目,自开工的那一刻起,中冶钢构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团队便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他们如同一支勇往直前的铁军,以“现场循环市场”的理念为指引,以“品质履约、精益建造”为目标,誓要在这片高原之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他们积极贯彻“五大核心要义”,践行“五型五矿”,以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的精神风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以一以贯之的奋斗之态“保工期、优质量、控安全、防风险、强管理、重细节、严过程”,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红色引擎”越天堑

面对高海拔的严峻考验,高寒天气的刺骨寒冷,施工标准高、体量大、工期紧张的重重压力,每一项挑战都如同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我深知党建工作对于整个项目的重要性,它绝非浮于表面的形式,而是实实在在能够凝聚人心、指引方向、提供动力的根基。就如同盖房子,党建基础打得牢,项目这座大厦才能在风雨中稳稳矗立,稳步前行。”项目经理兼西北分公司第二党支部书记刘玉伟同志如是说。

党建工作如同强劲的“红色引擎”,西北分公司设立“党旗飘扬 党徽闪光”责任区与党员先锋模范岗,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热土上,他们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驱动着项目建设的巨轮平稳前行,穿越重重难关,驶向胜利的彼岸。

“高原智匠”攻难关

从“建造”到“智造”,在这片辽阔的高原之上,项目团队如同一群无畏的探险者,面对建设复杂、多样、高标准、高技术于一体的挑战,坚持全要素、全过程精细化管理,运用三阶扩展累积提升技术、换位滑移与分布扩展累积提升技术、大悬挑张拉技术、旋转提升技术等先进技术,完成了大倾斜、大跨度、多阶不规则、大悬挑等复杂网壳结构的施工,将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们的身影在云端之上显得格外耀眼,他们是真正的云端筑梦者,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西宁的辉煌与梦想。

“创新潮涌”铸精品

“从对新技术的大胆引入,到对业务流程的重新架构,每一个创新的举措都是我们对未知的勇敢挑战。而当这些创新真正落地实施,带来项目效率的大幅提升和业务范围的显著拓展时,我深深为之震撼。”西北分公司技术科科长兼项目技术负责人陈辉感叹道。

施工一线,是他们创新的摇篮。每一滴汗水,都蕴含着对技术理论的深刻思考;每一次实践,都是对创新成果的精心培育。他们以项目施工为广阔舞台,不断挖掘、提炼,将智慧的火花转化为推动行业前行的强大动力。

12件发明专利受理,8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外观专利的授权,5件软件著作登记,2篇工法、2篇论文发布,2项科技成果评价,同时荣获2023年度全国冶金建设行业QC成果二等奖及“金协杯”BIM大赛一等奖,为中冶钢构的创新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一项项先进成果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创新的道路,也照亮了未来的希望。

“相帅成风”展宏图

在项目征途中,项目团队犹如一群并肩作战的勇士,以“相帅成风”之志,荣获了2023年度中冶钢构“先进集体”称号。

刘玉伟获评中国中冶“优秀项目经理”、中冶钢构“党务优秀工作者”称号;陈辉被评为2023年度中冶钢构“科技创新先进个人”;郝雷获评中建二局西宁机场项目金属屋面工程“优秀项目经理”称号;盛义山获评中国中冶“优秀共青团员”、中冶钢构“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范登超、邬成奇、盛义山立功竞赛记大功一次;郑明、王欢、陈鹏旭立功竞赛记功一次。

并肩作战的勇士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以实干为舟、苦干为帆、巧干为舵,用匠心、信心和决心铸就了团队的辉煌。

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这样一支尖锐队伍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汗洒高原,匠心打造优质品牌工程,以超凡的能力与强烈的担当,在推进施工进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徐世荫 宋滟)

2024-12-26 ——记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团队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8112.html 1 3 西宁云端筑梦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