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上海南站提档升级改造工程正式竣工投用。这座上海铁路客运“南大门”全面焕新升级,广迎八方来客。
上海南站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6台13线。作为上海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南站紧密联系长江、珠三角及广大南方地区,是上海中心城市的南大门。既有站房于2006年7月正式投用,近年来,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日益繁忙,上海南站年发送旅客已超3000万人次。为满足新时代铁路客站建设及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需要,上海南站提档升级改造势在必行。
此次上海南站提档升级改造工程由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承建。作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房建领域的旗舰企业,中铁建工集团承建了500余座铁路站房,被业界公认为“铁路站房王牌军”。接到施工后,中铁建工集团闻令即动,抽调铁路项目建设骨干人员近千人,于7月1日正式拉开工程建设序幕。
扩能优化再造 全面升级改造
据中铁建工集团上海南站提档升级改造项目经理赵永存介绍,此次施工对上海南站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扩能改造站房进站口、检票口,增加安检模块和设备、升级软件系统,优化旅客流线,大大提高站房内的旅客流通效率。
改造站房候车区域,完成站台帽檐石、盲道砖及警戒线更换6000余米,站台沉降区域整治1.1万平方米,穿孔铝板翻新4.27万平方米,屋面阳光板换超5万平方米,新建商务座候车区、12306服务台以及“心尚”服务工作室,候车面积增至10000平方米,可容纳9000名旅客同时候车,改造升级售票厅、卫生间“三区一室”、站台等区域以及站房静态标识、综合显示系统等配套系统,全面提升车站一体化综合服务水平,为旅客提供更加智能便捷、温馨舒适的出行环境。
改造站房屋面及站台雨棚,更换约6万平方米屋面板材,整修屋面排水系统、马道及主体结构涂装等,增设钢结构健康检测系统,全方位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助力站房全面焕新。
不间断客运 精心施工组织
中铁建工集团上海南站提档升级改造项目生产经理刘威告诉记者,相比于新建工程,改建项目往往更复杂、难度更大,此次上海南站提档升级工程专业繁多、交叉协调复杂、场内交通运输困难、作业空间狭窄、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高,且整体工期仅有半年。
经过前期的充分考察,中铁建工集团采取“站台层三步过渡”“屋面及候车层分两阶段实施”的施工方案,在保证车站正常办客的前提下,分区域进行改造施工。
自7月1日开工以来,整个建设团队科学组织、精心施策,在多方支持下完成45个施工方案、24个深化设计方案、12个样板段施工,数千名建设者众志成城,6小时实现站房整体施工区域封锁、66天完成第一阶段站台改造、102天完成第一阶段全部施工任务、173天完成全部提档升级施工。站房修旧如旧、建新如故,新旧部位完美融合、浑然一体,实现建筑美学、功能性、实用性的深度融合。
建筑科技助力 绿色提档升级
据中铁建工集团上海南站提档升级改造项目党支部书记王鉴介绍,施工过程中,中铁建工集团建设团队坚持智慧建造、创新引领,研发使用可移动装配式屋面遮雨棚结构体系、移动装配式拼装平台及接触网防护装备、智能打磨除锈涂装机器人等创新技术、智能设备,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
广泛采用可循环建筑材料,运用“建筑废物可循环利用技术”,优化了站房屋面阳光板材料和站台顶面管线喷黑裸装设计,实现绿色环保的施工目标。
激活海派元素 传承城市内核
作为国内首个以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城市更新示范片区项目,以及国内最大规模在运营大型铁路站房的旧改项目,上海南站提档升级改造工程是新时代高铁站房迭代升级的载体,承载着提升人民出行品质的美好期许,同时也是展示城市形象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为了让这座见证上海时代变迁的老站房焕发新活力,站房所有旅服区域进行文化性统筹设计,秉承“汇中西、最上海”的理念,激活海派元素、传承城市内核。项目团队精心提取上海标志性建筑与文化元素,以“旧梦新生”“四季流光”为主题创作铝板装饰画,采用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作照明装饰灯具,提取武康大楼、东方明珠等建筑剪影及建筑符号为装饰元素,贵宾厅运用彩绘玻璃装饰墙面,将上海地域文化运用到站房方方面面,聚力以焕然一新的面貌,提升客站品质,铸就城市精神,凝练艺术语言,点亮徐汇片区。
上海南站经过提档升级后,将成为沪昆高铁、沪苏湖高铁及沪杭城际等高速铁路动车的关键枢纽,对于实现上海与浙北杭嘉湖各城进一步高铁城际公交化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同城效应”“双城生活”梦想成真。同时,2035年上海大都市圈的规划建设,徐汇中城片区是最重要的一环,而上海南站是撬动整个区域城市更新的引擎,将带动整个徐汇中城片区城市全面更新,对助力2035年上海大都市圈的建设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