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张高青
又是岁末年初。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们发现,不管是世界经济还是我们身边的建材家居行业,不确定性在悄然蔓延。我们看到,在全球性经济周期大趋势、房地产调整、消费趋势改变等影响下,建材家居企业正面临诸多挑战,很多企业正经历着转型和内卷的煎熬;我们同时也看到,在不确定性的迷雾中,很多建材家居企业正摸索着前行,实施“多品牌”战略、开展数智化实践、布局适老家居等,努力探寻破局的力量。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今天,我们梳理评点2024年的行业关键词,回望身后那一个个深深浅浅探索的脚印,就是为了坚定发展信心,凝聚正能量,更好地面向未来。既然艰难的2024年都已经走过来了,那么就无需彷徨,面向2025年,继续奋勇前行!
关键词一:节能降碳
2024年,节能降碳实践在建材行业刮起“绿色”风暴。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就支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专门提出,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对深入挖掘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潜力相关工作作出部署。11月,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正积极推动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评点:
建材领域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是影响“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主阵地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节能减排已成为行业同仁共同的责任。其中,水泥行业作为建筑产业的基础原材料行业,其绿色发展不仅关系到行业的长远未来,更是对环境保护的一份责任。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双碳”目标应该成为水泥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高登榜曾经指出,在践行双碳使命的同时,广大水泥企业要将环保压力转化为绿色动力,推动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行业要将企业的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紧密结合,实现更深层次的互利共赢,助力水泥行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二:“内卷式”竞争
2024年的建材家居行业可以说是“卷”字当头。涂料行业很“卷”,不少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盲目跟风,“净味”涂料满天飞,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陶瓷行业也很“卷”,2024年以来,在毫无章法、低价抢单的恶性竞争下,许多陶瓷品类的价格大幅下跌,各种超低价、更低价层不出穷,9块多钱一片的800毫米×800毫米抛釉砖,4多块钱一片的中板……一度令众多陶企寒气陡生。一些陶瓷人调侃“如果换算成公斤为单位对比,许多的低价瓷砖,已经比白菜价还低了”。家居定制企业也“卷”,许多头部企业展开“抢商大战”,从降低加盟门槛开始,不约而同推出了“开店仅需100平方米,30万元投资”的招商政策,加盟费甚至低至“零门槛”。
评点:
市场经济鼓励竞争,“内卷”并非全是坏事,良性竞争,往往能够带来行业进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当良性竞争演变成恶性“内卷”时,给行业带来的就是泥沙俱下式的负面影响。“内卷式”恶性竞争“卷”到最后,没有赢家,只有扭曲的行业生态及企业发展观。从当前的瓷砖制造成本与企业实际售价来看,显而易见的是,2024年大量陶企处于“难赚钱”甚至“不赚钱”状态。行业“内卷”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行业在供应链、产品模式和目标客群上都存在同质化的情况。所以,要避免“内卷式”恶性竞争,就不能“卷价格”,而是打好“工艺战”“价值战”,坚持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同时要坚定发展信心,“大企业要有格局,小企业要有底线”,共同构建良性竞争生态。
关键词三:数智转型
2024年,数智化转型成为行业热词。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就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深化数字化技术应用、优化数字化发展基础、推动数字化生态建设等“重点任务”。4月,家装、家居行业第一部全面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家居应用发展的研究成果——《2024住宅产业数智化应用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发布。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大趋势下,头部建材家居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智能化实践:TATA木门在河南兰考建立智能工厂,实现高效的定制化生产;德尔地板与中科苏研院深化多项合作,持续提升数智化水平;海螺集团成功孵化出以海博智能科技公司为代表的多家人工智能和数字产业公司;九牧集团首创5G智能灯塔工厂、5G智能零碳工厂,将5G技术开创性地应用到厨卫领域;酷家乐、三维家、生境科技等工具类产品企业,推出了可以随意快速生成效果图的人工智能工具……
评点: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焕新发展,正在引领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技术革命,各行各业都掀起了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市场表明,当前我国家装家居行业已步入了存量时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越来越多的品牌踏上数字化转型之路,同时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需求愈发多元化、个性化,也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去实现。数字化成为家装家居行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住宅装饰装修产业的数智化与其他大多数产业最核心的区别,在于它是一项围绕着人类居住空间的,以人类需求为优先的,具有场景化特点的产业。所以,建材家居企业要积极做到与时俱进,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工具,努力实现流程再造,在提升企业的总体效率的同时,努力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四:“实体店”困局
近两年来,建材家居门店的关停闭店,早已不是新鲜事。据公开资料显示,2024上半年,红星美凯龙关闭8家商场,居然之家上半年关闭加盟家居卖场14家。如果说龙头卖场关店,更多是为了优化布局,调整运营效益,那么一些区域龙头卖场闭店,则是直面消费需求减少的无奈之举。2024年7月,广州CBD珠江新城赛马场内的马会家居停业撤场;8月,香江家居福田商场正式停止营业;10月,柳州西环装饰建材市场经营权要被拍卖,但无人报名……2024年以来,不少知名家居品牌的加盟店都曾传出跑路、闭店等消息:2024年10月,志邦整家定制柳州门店暂停营业,龙发装饰成都总店突然关闭;去年4月以来,黑龙江、辽宁、福建莆田等多家欧派门店关闭,疑似破产跑路。
评点:
对于家居行业这一轮“闭店潮”,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链问题。受地产行业调整影响,家居行业陷入了低迷期,部分企业先前盲目追求市场份额和规模扩张,加之受大宗工程客户拖欠货款影响,一旦市场风向转变,部分企业的资金链较为薄弱,就会影响企业运营。此外,实体经营的“新难题”还在于当代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审美趋势正在持续迭代。随着消费者习惯的演变,新零售模式的多样化玩法正在不断挑战传统的实体经济和电商经济,实体门店不仅要进行变革,还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持续进行创新。未来十年的实体店可能不是以前的形态了,也不是现在的形态了。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形态,重要的是拥抱每个阶段的消费习惯与潮流,才能“活得好”。
关键词五:消费补贴
2024年,为落实国家支持家居家电类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各地纷纷出台配套消费补贴政策,尤其是2024下半年以来,消费补贴活动被推向高潮。建材家居企业态度上高度认可,行动上积极参与,市场回暖明显:东鹏控股追加政企双重补贴,推出“焕新轻奢家,补贴1∶1叠加”的优惠政策,从佛山数据来看,东鹏在2024年庆节期间零售门店的客单值提升约50%;箭牌家居表示,消费补贴对于该公司产品销售结构的改善、智能马桶渗透率的提升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成都富森美依托以旧换新和消费券活动,叠加公司卖场营销活动,零售端客流和订单均有明显增加。上海出台了加力支持绿色智能家电家居消费补贴政策实施细则后,在政策实施期间,累计发放补贴金额达11.65亿元,各平台合力带动家电家居产品消费额突破100亿元。
评点:
以旧换新消费补贴政策对行业的正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首先是促进家居消费。家居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提振国内家居消费需求,促进家居消费市场破冰回暖;其次是有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补贴政策对品牌及加盟商有参与门槛的审核要求,更利好头部品牌及经销商,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改善。第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通过以旧换新,促进了旧家居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动了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从长期看,通过补贴等方式拉动消费,也有利于促进生产型企业加大对先进技术的使用,加快传统产品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制造业升级,形成生产与消费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