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新质生产力

北京建工创新成果入选2024行业十大技术创新

精准建造技术“撑起”超大跨度屋盖

□记者 方佩岚

日前,中国建筑业协会行业年度技术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会上发布了2024年中国建筑业协会行业年度十大技术创新,北京建工技术创新成果“超限大跨度机库屋盖钢结构精准建造技术”荣登榜单。

“超限大跨度机库屋盖钢结构精准建造技术”属于机场建设工程技术领域。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北京建工承建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航机库工程中,解决了机库大门桁架与网架大高差、平面刚度不均匀的超大跨度机库钢屋盖高空就位难题,实现6600吨屋盖钢结构与15000米、600吨机电管道同步提升、精准安装,3个月完成4万平方米超大跨度、超长复杂钢屋盖高效精准建造。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航机库位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北侧,由北京建工承建的1号机库总面积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包括2架空客A380、3架波音777在内的12架飞机停放维修,405米的跨度刷新亚洲机库新纪录,工程于2019年竣工,是当时世界最大跨度的维修机库,也是首屈一指的“超低低空域超大跨度机库”。1号机库采用超大跨度机库斜桁架、纵向一字型桁架与“L”形格构柱相结合的结构体系,在限高的要求下,能够在压低屋盖高度的同时,最大限度节约用钢量,确保内部有足够空间供飞机停放维修。

施工中,项目团队充分深化设计,优化节点,解决了多截面类型杆件相交节点焊缝叠加的难题。在钢构件加工中,结合BIM模型逐一进行拆分模拟、制定专项厚板焊接方案,有效降低节点内应力、减小变形,保证了构件的焊接质量及精度要求,确保所有构件一次性顺利组拼。在提升阶段,项目团队研发“超大跨度钢屋盖结构模块化吊装和两阶段整体同步提升”技术,先用吊车将各个拼装单元在机库地面上对应的投影位置进行组装,将西侧边桁架吊装就位,随后再利用提升塔架将完成拼装的屋架整体提升;研发定型土工钢管支撑工具式重载提升塔架,通过特殊设计节点板进行连接,保证了超重超高提升塔架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且拆装方便。过程中,项目团队采用国内行业前沿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同步控制程序,确保各提升点的结构位置同步。1号机库钢屋架整体提升仅用两天时间,创造了同类工程施工的最快纪录。“带着管线提升”是项目团队提高施工效率的关键法宝。机电管线专业队伍在网架拼装时一起施工,在地面上便已完成了原本需要在提升后借助脚手架或高空作业平台完成的工作。提升当日,总重600吨的虹吸雨水、泡沫雨淋、桥架及灯具主管线随钢屋架一同提升到位,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中国建筑业协会组织开展“行业十大技术创新”的遴选及发布活动,旨在促进行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高行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近年来,除了南航机库这种超限大跨度机库屋盖钢结构精准建造技术,北京建工还在北京艺术中心、新国展二期等工程建设中相继攻克了剧院类建筑特种混凝土结构、巨型箱型组合梁提升等技术难题,取得众多高水平科技应用成果。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建工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探索科技创新需求和成果转化路径,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2025-01-16 方佩岚 □记者 方佩岚 北京建工创新成果入选2024行业十大技术创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8283.html 1 3 精准建造技术“撑起”超大跨度屋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