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地震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迅速行动,由党委书记、总裁汤朔宁带队,组织了一支由资深建筑、结构专家组成的4人小团队,深入重灾区进行灾后房屋受损评估,并为重建规划提供解决方案。
在重灾区拉孜县吉角村,由于砖土方便施工,当地房屋大多以砖砼结构、生土建筑为主,几乎没有钢结构。“建房时,工人在土中掺入砖块和石头,这导致建筑的每一块组成部分都在10-15千克,而房屋的整体性和材料黏性也不足,遇到地震时,损毁严重。”汤朔宁分析。
不过,团队发现村民新居仅有个别外立面脱落和裂缝,即使受损最严重的楼房,结构也基本完好。汤朔宁表示,吉角村新居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其设计和施工标准、工程质量是绝对过关的,之后的灾民房屋建造标准,也可以参考吉角村经验,把它作为灾后重建房屋的样板。
吉角村的搬迁是上海市第十批援藏队伍的首个任务。1年多前,上海援藏拉孜小组帮助当地村民从4900米海拔的老村庄搬迁到4100米海拔的新居,形成了“一期居住,二期商业,三期公共配套”的模式。2024年2月,全村37户居民搬入新村。
哪些房子需要推倒不能再住?哪些房子加固后就可以住?哪些房子现在可以住?对于这三种情况,这支团队也将在灾区进行再次审查,明确灾区建设的重点需求,推动震后房屋评估工作快速启动。 (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