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中的数字化转型思考

□李海伟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市更新正成为我国新时代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解决方案。在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等背景下,城市更新在理念上更强调可持续性和宜居性,在内容上更强调人性化和共享化。在技术上,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依靠网络、算力、算法等方面的技术突破,越来越多的现实信息将被转化为数据,在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效能,助力城市更新不断深化和升级。

数据驱动城市更新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深入推进,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拥有大量城市更新项目的一二线城市有望成为推动新一轮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载体和先行示范区。各级政府正加快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为城市更新后的智慧运维管理提供支撑,有效应对部分城市更新项目只重外表改造而不重后期管理的问题。同时加快以智慧商业综合体、智慧CBD、智慧产业综合体、智慧社区等为代表的智慧城市重要场景单元的建设,逐步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作为城市更新开发主体竞争的主战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与上述智慧单元建设不仅可以带动传统商业、办公、社区等业态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也为城市更新相关产业链带来全新机遇。以BIM、GIS等技术为基础的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能够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和未来多维度、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这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新形态,可以打通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数据壁垒,实现基础设施数字化、实践时空化、决策可视化和管理智能化,逐步启动基于数据驱动的城市治理和城市运营模式。通过对城市空间分布、土地利用变化、公共设施布局及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的综合数据掌握,对建筑、人居环境、交通等进行推演分析及预案优化,有助于在更深、更广的层面服务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

数字赋能城市更新文化与生活

数字化促进城市发展更智慧,技术最终要落实到满足人的需求层面。作为赓续城市文脉、体现城市温度和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城市更新只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无论是“智慧城市”还是“数字孪生城市”,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加速改变人类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进而引发人们对城市各类实体空间需求的变化。

未来在城市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不同场景中人的交互体验,必将引领人类城市生活的新一轮革命。城市更新借助数字科技,全面开展经济、生活、治理等数字应用新场景的布局,探索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让文化点亮城市生活,创新传统文化在虚拟与现实双向空间的认知与表达等,必将引领国内城市更新学术研究与实践进入新阶段。

数字赋能城市更新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在城市更新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迭代升级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支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迫切要求面向行业产业实践应用的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回归行业重新定位,在数字赋能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中,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融合与衔接,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社会发展需求高质量交互匹配。

以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为隶属于上海市住建委的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该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行业办学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紧密对接上海城市更新行动、“五个新城建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需要,基于学院智能建造、市政管网、城市园林景观和智慧城市管理等专业优势,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助推“产教融合+数字化转型”,为培养城市智慧建设、管理、养护和运维领域全生命周期的住建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积极探索。

2025-03-13 □李海伟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8524.html 1 3 城市更新中的数字化转型思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