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好房子

“五好”标准赋能人居升级 动态适配淬炼“经开样本”

——解码嘉兴“好房子”指引背后的高质量发展逻辑

□见习记者 徐世荫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好房子”写入国家战略,明确提出要“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新型住宅。

记者了解到,在浙江嘉兴,“好房子”建设“指引”应运而生,备受瞩目。这份嘉兴市首个“好房子”建设指引文件,其全称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好房子”建设行业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并由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交通局编撰、发布。嘉兴推出《指引》的消息传开后,省内外同行纷纷前往嘉兴学习交流。

记者闻讯,于日前前往嘉兴专访了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建设交通局副局长张玮。

问:关于“好房子”的讨论已有数年,经开区建设交通局何时开始组织编撰《指引》的?

答:关于“好房子”的讨论是一个多年来持续进行的话题。我们是在2018年开始关注“好房子”的讨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好房子”讨论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2024年8月2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第一次比较清晰地提出了“好房子”的概念。倪虹部长从为什么要建“好房子”、什么样的房子是“好房子”、怎么建设“好房子”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解答。人民的幸福最朴素的理解就是安居乐业。现在的住房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现在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超过40平方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功能、质量有了新期待。要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新型的建造技术等新技术,以及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到房屋建设中去,引导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从过去注重速度、数量,转向追求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使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能够真正转型发展。

嘉兴经开区位于嘉兴市主城区,创建于1992年8月,是浙江省政府首批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并于2010年正式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目标是成为嘉兴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共同富裕的先行区。嘉兴经开区建设交通局在2024年上半年开始组织精干人员迅速展开讨论、调研、征询、论证活动。2024年6月-7月,开展了两个多月的“好房子”建设调研。2024年8月16日召开首次编制研讨会,明确编辑方向与内容、成立专家组,开启编制征程。历经数月,经过反复讨论、征询、修改、论证等系列工作,2025年1月,《指引》试行版正式发布。

问:为什么推出的是《指引》而不是“标准”?

答:这次推出的是“好房子”建设《指引》而不是“标准”,主要是因为《指引》相对于“标准”更加灵活和具有指导性。《指引》提供了建设好房子的方向和原则,鼓励根据实际情况和创新思维进行设计和施工,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需求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而标准则通常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可能限制了创新和灵活性。因此,选择以《指引》的形式推出,旨在促进好房子建设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参考。

凭借“好房子”建设《指引》的推出,将在人民群众与开发商之间建立起沟通与合作的桥梁。这一举措旨在确保房地产项目的品质与居民的实际需求相匹配,促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共同推动宜居环境的建设与发展。

问:当前时代如何定义“好房子”?

答: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好房子”,它承载的是人民群众对居住品质的追求。在当下,“好房子”要以提升人民群众居住品质和幸福感为导向,从功能、质量、体验等方面出发,充分考虑不同居住习惯、不同年龄段、不同经济能力等群体的需求,特别是适老化、儿童友好等新需求。

在“好房子”的建设过程中,应当秉持“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原则。由于不同地域拥有独特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经济背景,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居住环境和建筑风格的选择。

例如,在拥有丰富自然景观的地区,建筑设计应充分融入自然环境,利用地形地貌,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空间。而在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建筑风格则需尊重并传承当地的文化特色,通过建筑语言展现城市的历史底蕴。

同时,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也对房屋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寒冷地区,保温节能成为房屋设计的重要考量;而在炎热地区,通风遮阳则成为关键。

因此,“好房子”的建设不能一刀切,而应根据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建设策略,确保每一座城市都能拥有既美观又实用的居住空间。

问:在制定《指引》时,考虑了哪些核心要素?

答:确实,尽管“好房子”建设需要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但也有一些普遍适用的要素可以总结归纳。

首先,如何理解“好房子”中的这个“好”字?如何突出一个“好”字?

我们认为可以理解为好住、好料、好省、好看、好值等“五好”特质。好住:优化建筑内部结构、完善住区配套设施、拓展住宅使用功能。好料:使用真材实料,确保房子的质量和安全,努力打造百年住宅。好省:践行绿色健康生活理念,采用低碳节能材料和技术,减少房屋日常使用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浪费,使家庭在用水、用电、用热、用气等方面节省开支。好看:遵循建筑内在规律,彰显地域特征和时代风貌,把美的基因植入住宅设计建造的全过程。好值:通过发展智能化、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不断提高房屋性价比,使“屋”超所值。

其次,结合目前房地产行业的现状以及老百姓对住宅的需求点,人性化地将“五好”特质落地。以人为本,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总纲,聚焦老百姓关注的痛点,围绕“好房子”的“五好”特质,通过精心设计、精益施工、新科技推广、优质产品应用、优质服务保障,打造“五好”住宅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再次,动态更新“好房子”建设指引,做到可持续发展。《指引》的编制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需求进行更新与完善。

动态更新机制:定期对标国家及国际先进标准,结合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动态修订指引内容,强化绿色低碳、智慧科技等核心领域,确保技术引领性。

全链条监管与协同:联合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多环节部门,建立“设计-建设-运维”闭环管理机制,强化过程审查与后评估,确保指引落地。

市场响应与用户参与:建立公众反馈平台,定期收集居民对居住品质的需求,将健康住宅、全龄友好等新需求转化为指引细则。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协同:联动本地建材、科技企业构建产业链,推动区域内建材供应、智能设备本地化研发,降低建设成本,提升可持续性。

问:《指引》是否涵盖了不同类型的住宅?如何应对不同类型建设标准?

答:本《指引》专为新建商品住宅项目及周边配套建设而制定,旨在提供全面而细致的指导原则。其适用范围不仅限于全新的住宅开发,还广泛涵盖拆迁安置房、保障性住房等多样化的住房类型。此外,针对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工程,本指引同样具有高度的参考价值。通过参照本指引的规定执行,相关建设项目将得以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达到更高标准,从而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整体风貌。

应对不同类型的建设标准,《指引》中明确提出了智慧建造的要求。这一要求强调采用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建造方式,旨在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建造效率与质量。

为实现智慧建造,我们倡导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助力实现智能生产和施工管理,从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精准把控。

BIM技术能够提供全面的建筑信息模型,帮助我们在设计阶段就预见到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前进行优化。大数据和云计算则能够实时收集并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数据,确保施工质量的持续监控与改进。物联网技术则能够实现设备、材料、人员等施工要素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智慧建造的方式,我们确保施工质量能够达到“好房子”的建造要求,为居住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

问: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或建设企业而言,遵循《指引》会带来哪些优势?

答:随着经济发展,老百姓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好房子”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老百姓更加关注房屋的质量安全、环保性能、智能化水平等因素,对房地产产品的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也在增加,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从过去注重速度、数量转向了追求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指引》为消费者提供了明确的购房标准,帮助消费者识别优质产品和服务。在此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和建设企业按照“好房子”指引进行高标准生产和建设,才能收获老百姓的口碑,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我区在全面推广“好房子”建设指引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提升住宅品质,更将目光投向了区域基础配套设施的全面建设。通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规划,积极布局交通网络、公共服务设施、文化地标建设、国际大型购物中心引进、绿化景观等多方面的基础设施项目,力求在保障居民日常生活便利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区域的整体环境和生活品质。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了经开区对居民福祉的高度重视,也为推动经开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指引》的发布,为区域住宅品质提升与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当前,区内标杆项目如绿城·湖镜云庐、苏嘉·至镜园等通过学习贯彻指引,将“安全耐久、舒适健康、绿色环保、智慧科技”等核心理念融入建设实践,将创新设计、科技赋能与精细化施工融合,打造高品质人居范本。这些项目的探索不仅为市场树立了信心标杆,更以优质产品力激发消费活力,助力区域地产市场迈向更可持续、更具温度的繁荣新阶段。

未来,经开区将以“好房子”《指引》为蓝本,推动政策、技术与民生需求的动态适配,通过可推广的示范性实践,为长三角乃至全国住宅建设提供“经开样本”。

2025-03-24 徐世荫 ——解码嘉兴“好房子”指引背后的高质量发展逻辑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8579.html 1 3 “五好”标准赋能人居升级 动态适配淬炼“经开样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