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人物视界

匠心筑梦绘蓝图

——记中国五冶集团先进工作者张国中

在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西来峰分公司360万吨/年捣固焦项目的建设工地上,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他时而与技术团队讨论方案细节,时而在施工现场指导作业,时而在会议室协调各方资源。他就是中国五冶集团先进工作者张国中——一位以匠心践行使命、以实干诠释担当的工程建设领军者。

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团队不仅攻克了地质条件突变、工期紧张等重重难关,更以提前15天完成焦炉主体施工节点的优异成绩,为项目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工地新人”到“项目领航者”

“岗位不分高低,只要爱岗敬业,就能干出成绩、贡献力量。”这是张国中始终坚守的职业信条。2009年,毕业于沈阳理工大学的张国中带着满腔热血进入到中国五冶集团项目施工现场。初到工地时,他一度难以适应。为了尽快适应新工作和新环境,张国中白天向项目领导请教管理方法,向老工长学习施工技术;夜晚则自学土建规范和图集,遇到问题立即请教解决。凭借这股韧劲,他迅速从“职场新人”成长为技术骨干。

2015年,张国中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担任厦门国贸金融中心项目土建工区经理。厦门国贸金融中心项目是当时两岸金融中心正式成立后的首个启动项目,自然也对项目建设要求极为严苛。张国中迎难而上,攻克技术难题,带领大家顺利完成了项目主体结构封顶的重大节点,并助力厦门国贸金融中心项目成功获得“2015年度厦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优良项目”的荣誉称号。

此后,张国中相继参建了首钢京唐二期、京东亚洲一号、中天钢铁、山西盛隆泰达等项目,并在各项目建设中担任工程部部长或施工经理。2023年,张国中首次以项目经理身份担纲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西来峰分公司捣固焦项目。

临危不乱显担当:以智慧化解工期危机

2023年初春,项目开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挑战便摆在了张国中面前。1号、2号焦炉本体施工区域的地勘报告与实际情况存在重大差异,这意味着原定的地基处理方案需要全面调整。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倘若处理不当,项目工期将延误长达68天,这无疑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但首次担任项目经理的张国中,眼神中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透着坚定与果敢。他迅速召集团队成员,与甲方重新勘察地质,同步启动紧急预案。经过他和技术人员连续几个昼夜的奋战,最终确定了“换填强夯+桩基加固”的综合处理方案,并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将原本需要停工等待的工序调整为平行作业。

“时间就是效益,节点就是军令状。”张国中深知焦炉主体施工是项目的生命线。为此,他创新采用“大穿插作业法”,将土建、安装、砌筑等工序科学穿插;同时引入冬季施工保温技术,确保低温环境下混凝土强度达标。在他的统筹下,两座焦炉从基础施工到烘炉点火仅用235天,刷新了中国五冶同类项目的最优工期纪录。这一战,不仅为项目履约赢得了主动权,更让团队深刻体会到:在张国中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

技术攻坚铸精品:以创新叩响创奖之门

作为承载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布局优化和结构升级的重点项目、中冶集团2024年的重点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是项目的核心目标。张国中常说:“创奖不是口号,而是贯穿于每一道工序的匠心。”从项目启动之初,他便牵头编制了《创奖实施方案》,明确技术优化路径和施工质量管控要点。

在焦炉砌筑阶段,他力推“首件制”管理模式,要求每一类砌体施工前必须制作样板,经多方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铺开。这一举措使得砌筑验收合格率从92%提升至98%,炉体密封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针对焦炉烟囱滑模施工的高风险性,他组织专家团队反复论证方案,最终采用“三级放坡+盘扣脚手架支撑体系”,既节约了十余万元措施费,又确保了施工安全零事故。

技术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目前,项目团队已申报4项专利,QC成果和工法计划也在稳步推进。张国中还主导了“两台塔吊协同作业”的机械优化方案,通过精准计算吊装路径,减少机械闲置时间,累计节约成本30万元。这些看似微小的创新,汇聚成推动项目品质跃升的强大动能。

文明施工树标杆:以细节诠释企业品牌

走进项目现场,钢筋加工区材料码放整齐,耐火砖堆场标识清晰,施工道路整洁无尘——这背后是张国中对文明施工的极致追求。他常说:“工地是企业形象的窗口,马虎不得。”项目开工前,他亲自参与总平面图策划,根据施工阶段动态调整场地布局,确保加工区与材料堆放区互不干扰。

为根治“二次倒运”的顽疾,他推行“一次性布置到位”制度,要求所有临时加工场必须满足全程使用需求。2024年6月,国家能源360万吨捣固焦项目一期焦炉工程(1号、2号焦炉)在本月业主单位中冶焦耐举行的安全、质量、进度综合评比中排名第一,并获得中冶焦耐赠送的锦旗。业主单位代表感慨:“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效率,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

精打细算创效益:以管理护航高质量发展

在张国中看来,工程建设的核心不仅是“干得好”,还要“算得清”。面对9000多万元的年度产值目标,他带领团队科学编制施工图预算,动态跟踪成本偏差。2024年,项目实际完成产值1亿元左右,超额1100多万元,远超策划目标。

在清欠管理上,他创新建立“月度报量回款台账”,确保资金回笼与施工进度同步。即便在竣工结算阶段,他也要求团队提前编制预算资料,为后续审计留足余量。这种“既低头拉车,又抬头看路”的管理智慧,让项目实现了质量与效益的双赢。

如今,西来峰焦化项目已进入竣工倒计时,但张国中依然忙碌如初。清晨的例会上,他与团队梳理当日重点;深夜的办公室内,他伏案研究下一阶段技术方案。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拼,他笑着回答:“工程人最大的幸福,就是看着蓝图变成现实。”

17年,在漫长的时光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一瞬,但对于张国中而言,却是他在工程建设领域砥砺前行的漫漫征程。从初出茅庐的青涩技术员,到独当一面的项目领军者,他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实步伐,深刻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真谛。

在他身上,五冶人“忠诚、尽职、担当、有为”的行为准则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更闪耀着一种超越功利的纯粹职业信仰。那一座座巍然矗立的焦炉,不仅是他匠心筑梦的成果见证,更是他以匠心为火,点燃的新时代建设者荣耀之光的永恒象征。他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激励着更多的建设者在逐梦路上奋勇前行。

(通讯员 杨喜喜)

2025-03-27 ——记中国五冶集团先进工作者张国中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8608.html 1 3 匠心筑梦绘蓝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