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人物视界

高空作业的“钢铁侠”

——记中铁上海局一公司材料厂门吊女司机李来竹

早上7点,安徽芜湖的风里依然夹杂着寒冷。在中铁上海局一公司材料厂安徽芜湖江北仓储基地,门吊女司机李来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在这个大部分都是男性的岗位上,她已经干了16年。

早点名后,李来竹检查完安全措施,开始攀爬门吊爬梯。

她今年51岁,爬梯的动作依然轻盈。门吊驾驶室距离地面20余米,她凭着一口气爬上来,有一些胸闷气喘。据她说,前两年还不是这样的,只是随着年岁渐长,身体到底比不过那些年轻人了。

“人还是要服老。”她一脸坦然。

进入驾驶室就意味着一天的战斗正式开始,对讲机里不断传来指令,为这一整天的忙碌拧紧了发条。

春节过后,随着公司各施工项目拉开大干序幕,作为“后勤”的资产管理单位材料厂,也逐渐忙碌起来。金华枢纽、宁淮等项目需要提供大桥1号贝雷片、型钢等材料,基地所有人员加班加点,维修、刷漆、装卸所需材料。目前已发送贝雷片、型钢等材料86车,2800余吨,为施工项目生产大干提供了必要的物资支持。

装卸作业中,门吊司机是关键。坐在20余米高的门吊驾驶室里,吊运材料时,驾驶室会随着惯性晃动。但李来竹神情淡定,专注于眼前的吊臂和手中的操作手柄,并在起落和运转的过程中细心观察周围情况,避开下方的人群和障碍物,与地面指挥人员紧密配合,将需要的材料分毫不差地运送到指定位置。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16年前,因公司改革重组,许多女职工纷纷下岗,李来竹也在下岗行列。为了摆脱失业困境,只有初中学历的她咬牙考下了专业资格证书。从此,门吊女司机李来竹就开启了自己的高空作业生涯。

然后她没想到自己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如厕。驾驶室距离地面较高,装卸作业繁忙时根本离不开人,为了不耽误工作,她一天中很少喝水,只在实在受不了时抿一小口水,滋润下嗓子和嘴唇,一天下来她的嘴唇常常干得起了皮。

以前条件艰苦,2平方米的操作室在夏天热得像蒸笼,工作服一天下来湿了干、干了湿,没有清爽的时候;冬天又冷得像冰窖,寒风从门窗缝隙钻进来,吹在手上、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现在好多了,领导给我们安装了空调。”李来竹笑着说。“刚开门吊的时候,我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一个疏忽造成意外。16年过去了,我也由一名学员变成老师傅。每次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时,我都会告诉自己的徒弟,门吊操作必须胆大心细、不出差错。”

工作中,李来竹始终将责任和担当牢记心间。为了保证门吊性能正常发挥,她每天都会对吊钩防脱钩安全卡、大车走行限位行程开关、小葫芦吊锤限位以及设备设施跑、冒、滴、漏等现象进行检查,不放过任何一处安全隐患;定期为门吊注黄油、洗三滤,寒冬酷暑,坚持如一,那双本应柔软细腻的手满是脱皮和裂口。

“我是我女儿的骄傲。”李来竹说,“女儿小时候常常告诉她的同学,妈妈是钢铁侠。”谈及女儿时,李来竹脸上露出了笑容。每日工作结束后,她最开心的便是和女儿视频聊天。女儿一直以来十分支持她的工作,特别为她能开巨大的门吊而骄傲。

李来竹的故事只是材料厂门吊女班组的一个缩影,她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打破了性别的刻板印象,在建筑行业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她们不仅是自己孩子的骄傲,更是这个时代的骄傲。

(通讯员 高珂)

2025-03-27 ——记中铁上海局一公司材料厂门吊女司机李来竹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8611.html 1 3 高空作业的“钢铁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