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杭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4-2035年)》(下文简称《规划》)正式获批,为深化超大城市“存量空间革命”、加快打造城市更新杭州范例擘画蓝图。
“作为浙江省首部获批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规划》以推动我市城市存量空间优化为核心,通过‘厘清底账—明晰目标—分类施策—分区实施—机制保障’的整体工作框架,对我市城市更新工作进行了全局性谋划与系统性安排。”杭州市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通过城市更新赋能新时期杭州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加安全韧性和安居宜居、更富创新活力和文化魅力的城市。
更新对象拓面扩容紧扣四条主线,实施六大策略行动
城市更新“更”什么?《规划》明确,以老旧居住空间、低效产业空间、历史文化空间、潜力公共空间、老旧城市设施、潜力复合空间为主要更新对象。
这意味着,当前更新对象由既往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创建、城中村改造等居住环境的提升,进一步拓展至六大类,包括了低效工业用地,空置率高的老旧商务楼宇,活力不足的传统商圈、城市公园,老旧地下管网和桥隧工程,功能单一的市政公用设施,利用效率低下的老旧交通场站等。
更新面向的对象更多、覆盖面更广,能够更好发挥城市更新在保民生、扩内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以四条主线为牵引,提出推动居住空间安居宜居、推动产业空间提质增效、推动文化遗产传承活化、推动公共空间开放共享、推动城市设施安全提升、推动复合空间多元再生六大更新策略,确保更新行动既能解决当下老百姓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又能契合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需要。
实施路径进阶升级精准匹配“一片一策”,推进片区整体更新
杭州的城市更新活动起步较早,从最初关注城市面貌提升逐步演化为综合性的多元更新,历经多轮实践探索。不同时期的城市更新行动紧密契合了时代背景与城市发展需求,有力支撑了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
当前,立足“后亚运、2万亿、超大城市”发展新阶段,杭州城市更新又将如何适配新形势新要求?
《规划》给出的方案是:转变既往以单体项目、单独条线、碎片化推动的更新模式,将片区式整体更新模式作为下阶段全面推进更新行动的主要抓手。
《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城市更新工作的战略部署和发展要求,考虑到仅以单个项目或单独条线推动城市更新,容易出现空间碎片、建设重复、资金单一等问题,而片区式综合更新更有利于资源统筹调配、保障公共利益、发挥规模化集成效益,因此本次《规划》提出以片区式更新作为重要抓手,从而实现空间统筹、实施统筹和利益统筹。
本次《规划》中,结合对更新潜力空间的精准识别,以资源有潜力、空间有价值、属地有意愿为基础,充分衔接详细规划单元边界,共划示了95个市级更新片区,并从中选取了30个片区作为近期重点实施片区,包括上城区老城传统风貌片区、拱墅区拱宸桥运河沿岸片区、滨江区长河片区、萧山区火车西站片区等。
分区也分类,指引更精准。根据更新片区内潜力空间类型及未来优化提升方向,《规划》将更新片区划分为功能活力提升类、人居品质提升类和特色魅力提升类等不同类型。同时,选取各类型典型片区编制策划方案样板,形成《城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编制技术指引(试行)》,用于指导规范各区、县(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编制。通过高质量编制“一片区一策划”,不断探索和完善“一体化统筹、片区式推进、‘单元化’实施”的更新模式,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努力实现“更新一片、活化一片、精彩一片”。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