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行业之声

“双碳”时代下为绿色建筑注入法治动能

在“双碳”战略重塑中国经济格局的浪潮中,建筑行业作为碳排放占比近40%的关键领域,正经历着从粗放扩张向绿色转型的深刻变革。我国绿色建筑虽已实现63%的渗透率,但住建部2022年专项调研数据显示,仍有67%的项目存在“认证后监管真空”“全生命周期合规断层”等问题。法律体系碎片化、监管技术滞后等,成为横亘在行业转型之路上的重重障碍。

在此背景下,重庆丰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法律顾问滕静,这位兼具法学功底与工程实践智慧的青年专家,以创新性的法律适用机制研究成果,成为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的新锐力量。

面对行业困境,滕静凭借深厚的法学专业背景和对行业痛点的敏锐洞察,展开深入研究。她发表于《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的论文《“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法律适用机制研究》,以独特的“法律-技术-社会”三维分析框架,剖析绿色建筑发展的法律障碍,并提出前瞻性、实操性的解决方案。该成果被万方数据库收录,成为多家头部房企内部培训参考资料,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新思路,也为她的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滕静是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与金融学双学位获得者,一直致力于打破法律与工程间的壁垒。在重庆丰筑任职时,她主导的江北生态办公楼项目,就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范例。项目初期面临设计与法规适配度低、后期合规成本高的难题,滕静团队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为突破口,创新性地引入“法律合规嵌入式管理”模式,将法规条款与BIM模型设计参数建立数字化映射,确保设计源头合规,攻克前期难题。

对法律工具落地应用的执着追求,促使滕静在项目实践中持续探索创新。她主导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建材合规性评估系统”,整合建材法规和市场数据,用智能算法分析建材全生命周期合规性。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里,该系统精准识别进口保温材料环保认证瑕疵,滕静团队及时更换材料,规避停工和巨额罚款风险,排查出87个法律风险点。从设计法规嵌入到建材智能监管,滕静构建起绿色建筑全链条法治防护网,实现理论研究与项目全流程实践的深度融合。

在碳中和的世纪工程里,滕静用跨界智慧证明,法律融入绿色技术,不仅能划定发展边界,还能激发行业创新。“法律+工程”的双重赋能,是中国建筑业绿色转型所需。滕静的探索实践,为行业迈向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王瑾)

2025-05-22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8878.html 1 3 “双碳”时代下为绿色建筑注入法治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