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市发展模式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上海作为中国超高层建筑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其超高层建筑的改造成为重要的核心议题。近日,作为上海地标性建筑之一的金茂大厦焕发新生,其两台擦窗机更换任务完成。
金茂大厦于1999年建成,高达420.5米,是当时中国第一高楼。该项目的2万吨钢结构由上海建工机施集团参与施工,此次更换工程也由该集团承担,安装高度达到353米,历时半年,为这座地标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推动城市更新 延续地标建筑品质
金茂大厦的原两台擦窗机服役多年,设备老化、维护成本攀升等问题逐渐凸显。为延续地标建筑品质、提升运营效率,中国金茂集团启动此次更新计划,这不仅是对建筑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践行城市更新理念、推动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
擦窗机是一种专门用于清洁和维护高层建筑外立面的自动化设备,承担着高空清洗、检修等关键任务。通过预设轨道或智能路径规划,可快速完成大面积玻璃幕墙、金属板材的清洁。擦窗机能替代传统“蜘蛛人”作业、彻底消除高空事故,不仅大幅提升清洁效率,其配置系统也能应对强风等极端环境,尤其适用于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金茂大厦项目于1994年破土动工,曾获得建筑工程领域最高荣誉——鲁班奖、科研课题曾获得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十年后,上海建工机施集团的项目团队凭借创新技术与科学管理,助力金茂大厦成功焕新。据介绍,目前机施集团已开始介入到金茂大厦内部更新的工作中。
挑战国内首例 组建技术攻坚团队
上海金茂大厦更换擦窗机工程-吊装项目位于大厦顶部,安装高度达到353米,超高空作业、施工空间小、屋面结构复杂、大厦不停业,特别是国内无参考案例,让整个工程充满挑战。
针对擦窗机吊装难题,技术攻坚项目团队创新性地提出采用“三维空间动态模拟吊装技术”,通过BIM建模对吊装路径进行全流程模拟,精准计算每一个吊装节点的受力与现有结构碰撞关系,确保27吨重的新擦窗机在高空实现精准安装。
施工过程中,天气因素是另一大挑战,特别是大风会给高空作业带来极大安全隐患。为此,项目团队建立“气象预警联动机制”,设置风速测量仪,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此外,项目团队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并采用“全过程质量追溯系统”,确保施工质量可查可控。
未来,上海超高层更新将更注重绿色低碳、智能化及区域联动发展。据悉,上海建工机施集团作为深耕超深、超高领域的专家型企业,在城市更新方面,从建造、运维到更新,积累了许多数字化经验。未来,该集团将进一步展现在超高层建筑施工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更多城市地标焕发新生,助力上海打造成为更具韧性与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记者 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