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好房子

北京保障房新计划锚定“好房子”标准

本报讯 近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计划(第一批)》(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年内开工建设34个项目、提供房源51097套。在加快建设的同时,计划同步强化居住品质与配套设施刚性约束,通过设计创新、市政协同、审批提速等系统性举措推动“好房子”落地。

聚焦设计痛点,提升功能适配性。通知中提到,立足群众诟病的渗漏、串味、噪声等常见问题的防治,针对当前保障房功能空间灵活度不够、公共服务、商业服务适配性不足等问题,践行“安全、低碳、绿色、智能”的建筑方针,着力建设符合功能定位和发展实际的保障性住房“好房子”。大力倡导主体结构大空间布局,通过轻质隔墙系统、家具设备设施等灵活划分套内功能空间,实现居住空间可变和多用途使用。将公寓型、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重点,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建设单位优化设计、丰富配套,建设符合当代青年人生活习惯和交往需求的租赁住房。

为解决“入住难配套”问题,通知要求市政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开工、同步交付。首批计划涵盖的39个项目中,涉及市政道路和水、电、气、热等配套建设工程,建设道路共计103条,其中已建成21条,待建设82条,均已确定道路等级和长度,82条待建道路总长度约100公里,其中主干路5条,总长度约6公里;次干路7条,总长度约8公里;城市支路等道路70条,总长度约86公里。

为推动项目高效落地,通知提出市区各有关部门应继续优化审批流程、加快项目手续办理,树立优化营商环境全市一盘棋意识,认真落实保障性住房优化审批制度要求,根据土地供应方式进行分类简化审批,加快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合力推进项目尽早开工。同时,强化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管理联席会议机制,对于工作推进过程中需要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协调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区要及时上报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加快推进问题解决,确保年度建设计划顺利推进,完成年度开工、竣工和投资任务。

北京市当前已启动第二批计划编制,将重点响应结构性缺口,依据公租房保障率及青年、城市服务人员需求,增加“一间房”“一张床”供应比例,并将符合条件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纳入保障体系。 (本报综合报道)

2025-07-10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9196.html 1 3 北京保障房新计划锚定“好房子”标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