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核心城区,静安区坐拥南京西路千亿级商圈、苏河湾滨水经济带等标志性区域,在该市城市更新进程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其中,大宁地区的蜕变堪称典范,为上海乃至全球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过去20年来,“生态+商业+公共服务”的复合发展模式,使大宁从单一功能的承载地升级为产城融合的活力城区,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典范。
日前,由澎湃新闻主办、中建玖合协办的“新质发展宏略全球城市范本——2025上海全域中央公园式CBD发展研讨会”在沪召开,汇聚政府、企业、学界专家,聚焦城市更新前沿话题,探讨大宁模式的推广与创新。
“城市更新是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和标志,是一项长期任务。过去大规模手术式的城市更新模式逐渐走向小规模渐进式,建立常态化更加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亚洲建筑师协会主席、上海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伍江以“人民城市导向下的城市有机更新”为题进行主题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上海成为全世界所有人向往的地方,成为所有人旅游时的第一选择,同时希望大宁也应该怀有这样一个梦想,虽然能在这里买房子居住的人是少数,但是未来能让更多的人愿意来这里看看,愿意驻留,这时候才是它最美好的样子。美好城市就是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喜欢和幸福,找到所想要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越来越美好。”
上海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俞斯佳认为,城市更新需要多元化的载体,而大宁区域为此提供了重要示范。大宁有着丰富的载体,有生态绿化,有历史遗存,也有产业基础。另一个纬度来讲,CBD在迭代,从过往的商业商务到现在的“三生融合”, 即生活、生产、生态的融合,大宁这片土地本身有很多高品质高能级的产业,它们构成了大宁的“内生动力”。大宁兼具“内生动力”又有“多元选择”,这样的区域非常值得期待。
据悉,2000年初,伴随上海城市发展战略调整,大宁肩负起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区的使命。浦西中心城区最大的生态景观公园——大宁灵石公园是大宁的第一块重要拼图,成为大宁崛起的核心生态引擎。此后,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大宁已成为轨道交通+高架路网的“双十字枢纽”,区位价值持续释放。同时,在产城融合、政策与市场协同、城市IP打造等方面,大宁积累了丰富经验,也面临着迈向新发展阶段的挑战与机遇。
面向未来,静安区提出在大宁打造“全域中央公园式CBD”的更高目标,大宁将成为这一战略的核心承载区。以大宁公园为核心,打造“一个核心、两个产业集聚圈、一条商业集聚带”、实现“四个融合”,将大宁功能区建设成为国际静安生态商务区。
澎湃新闻城势栏目主编顾炳祥认为,二十多年以来,大宁经历了2015年静安闸北两区合并的关键节点,如“开挂”一般,从一个老的工业园区,变成了一个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区域,未来还要打造全域中央公园式CBD。在大宁,城市更新不仅是建筑空间的更新,更是区域的品质更新,产业更新和生活方式的更新,要“走进来”才能深有体会。
中建玖合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华东区域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李坤表示,
“未来,大宁必将迎来新一轮的迭代升级。我们愿做坚定的建设者,以匠心打造精品,为大宁的发展蓝图添砖加瓦;我们愿做开放的合作者,与政府、学界、业界通力协作,共同探索‘全域中央公园式CBD’建设的创新路径;我们愿做美好生活的担当者,通过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为人民拓展幸福空间,为上海打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
目前,中建玖合正在大宁核心区倾力打造的区域标杆性项目——中建·玖上琅宸。李坤表示,该项目的打造不仅是中建玖合对高品质人居的又一次探索,更是企业积极响应上海城市更新战略、深度融入大宁“全域中央公园式CBD”发展蓝图的重要实践。
中建·玖上琅宸以突破性设计重塑大宁人居标准,创新打造最高约10米层高全域架空系统,形成“公园观礼台”立体视野,居民可在相当于约四层楼高度的城市观景平台欣赏约68万平方米大宁公园,同时架空层内嵌多维度立体廊桥,构建老人休憩、儿童探索的沉浸式穿梭空间,实现建筑与园林的共生融合;建筑立面采用千年景德镇陶板工艺,通过定制化烧制的青灰釉面陶板呈现水墨晕染效果,每平方米陶板需经12道手工工序,将传统“雨打青瓷”美学基因融入现代建筑肌理;斥资打造约15000平方米实景园林展示区,也是上海近三年稀缺的大规模景观样板,完整呈现包含约7类珍稀乔木、雾森系统及陶瓷艺术装置的“立体山水”社区。
预计今年7月底,中建·玖上琅宸将实景呈现,这座镶嵌于大宁核心区域的明珠,将开启全域中央公园式CBD建设的新里程。 (通讯员 李兵 江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