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国建造

从草长荆棘到碧波荡漾

——广西桂林雁山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侧记

一场秋雨过后,桂林市雁山区良丰河段治理区一片绿意盎然,多个紧密相连的农田如同地毯,覆盖在广阔的土地上,环河两岸步行栈道,静静守护着这片净土。

绿水青山共长一色,中国二十冶逐步迈稳广西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脚步,以“试水”“治水”“调水”为核心,努力讲好良丰河清水碧波再荡漾生态治理故事。

试水——“试问水有多深”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桂林雁山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负责人胡青松办公桌上那本翻得泛黄的笔记本首页,标注着时刻警醒他的14个字,这本笔记本也翻开了他与桂林生态治理的故事。

对于有着9年工作经验的“老将”来说,接手的第二个河道生态治理项目,不知道前方“水有多深”,还是只能先“摸着石头过河”。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来到项目的第一件事,胡青松立即带领团队对河道地形、水质、水流情况等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尝试摸索一套高效施工方案。

河道治理不同于山区河道治理、农村河道与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稍有不慎都会出现差错。因此,要依据相关施工图纸、技术及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方案设计,必须对河道所在流域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研究,为后续治理提供依据。

“一个方案做得好,就像航行在大海中船找到了抵达彼岸的方向。这个方案目前还有很多需要补充完善的地方,希望大家认真修改……”2023年10月,胡青松在项目施工方案设计推进会上句句掷地有声。

经过30天10次修改,根据河道实际情况,项目部参考借鉴合浦水系项目、桂林千亩荷塘项目施工经验,按照顺河流方向,自上游至下游施工,先中央后两侧进行河道清淤,河道周边实施植被恢复,种植原生植物,以及建立生态缓冲带水利设施修建等方面修改确认治理方案。

治水——“看似风平浪静”

两年前,这里两岸长满了荆棘和野草,河道脏乱,水质浑浊。如今,沿着良丰河段,修建了1200米栈道,农田两旁铺设水泥路,河里鱼苗成群游动,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村民们喜笑颜开。

2023年10月8日,“嗡嗡嗡……”正在参加技术分析会的技术员周煜口袋里手机持续振动,挂断一次电话又进来了。“小周,今天施工,k0+500~k0+600段右岸段栈道独立基础开挖都是在河堤边,如果按照设计图纸继续进行开挖会直接破坏河堤,情况很复杂,现在你能赶来看一下情况吗?”分包小刘着急催促。话音刚停,会议室外接听电话的周煜着急赶往现场。

如果说问题未有效解决,将来势必会危及河道稳定、影响行洪安全、危害河流生态,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居民出行。“现在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重视,现在需要立刻将情况汇报给胡总,施工先暂停。”胡青松得知消息,当即紧急召开项目技术分析会,但是还未讨论出解决方案。一筹莫展时,项目部多次与设计单位、业主单位沟通,通过走访桂林地区山水工程项目及合浦水系项目等项目借鉴成功经验,在城市公园栈道建设的启发下,建设者们决定开展预制管桩代替独立基础施工测试,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中加入非预应力钢筋,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交叉推进,无缝衔接流水作业,历经35天施工3次试验,基础施工效率提高96.7%,终于完成预制管桩替换独立基础施工,有效实现了基础“零养护”。

这技术正式被启用,不仅有效减少了施工环节和人工作业,降低了现场人员安全风险,还提升了机械化施工率、整体施工效率、节约工程造价。同时,该技术无需动土和湿作业、无需排放泥浆,施工作业面小,基础占地面积小,有效助力绿色低碳环保。

除了抓进度赶工期,建设者们还扑在了专利研究中。2024年6月、2024年11月接连完成《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泥沙清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发明专利编写,《一种网笼片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发明专利编写等。

调水——复苏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它面对的是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施工和管理。

修建栈道时,面层结构采用何种材质防腐木,成为建设者们头疼的难题。项目部就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多次开会沟通,最终采用海绵城市材料透水混凝土替换防腐木作为栈道面层,结构材料改变后,后期仅需通过高压水洗便可快速排走地表积水和泥土,既改善了城市热岛效应,又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规划是工程的灵魂,必须用心去做。”这是胡青松干工程项目以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项目建设规划过程中,建设团队不仅考虑了生态修复的短期目标,还兼顾了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在植树位置规划方面,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桂林雁山项目借鉴荷韵生态体育公园项目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子项目绿化种植情况,将乔木地选址选择在堤岸边,既不影响河道泄洪,又能保证绿化乔木不受积水影响导致绿化死亡。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由于土壤环境等多方面原因,选择在2号桥至莫家桥段种植银杏树、红枫、黄山栾树、垂柳、乌桕、羊蹄甲、丹桂、木槿等品种进行种植。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绘就山水林田湖草沙新画卷一直在路上。通过改造提升,中国二十冶让这一片片农田换上了绿色“新装”,良丰河蝶变为生态河,成为集排涝、生态、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城市风景区,让群众的幸福生活近在眼前、触手可及,擦亮了百姓生活幸福底色。

(通讯员 朱叶静 周煜)

2025-07-24 ——广西桂林雁山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侧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9310.html 1 3 从草长荆棘到碧波荡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