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新域探界

“广州鹰眼”(南沙)成功运行一周年

全国首个低空遥感网助力城市治理

全国首个实现行政区划全域覆盖、多网融合的低空智能遥感监测网——“广州鹰眼”(南沙),自2024年6月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市规划院)建成上线以来,已稳定运行一周年。该体系依托36套自动化无人机机库,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的示范样板,显著推动城市治理向智能协同跃升。

技术突破:驱动智能飞控“一体化”

广州市规划院在南沙区部署建设36套自动化无人机机库——“广州鹰眼”(南沙),组建起覆盖全区、可即时响应的无人机集群,并以“四网融合”技术释放乘数效应,空天地一体打造城市治理的“超级感官”。

据悉,“广州鹰眼”(南沙)36台无人机巢可实现南沙全域覆盖,同步部署测绘型、夜视红外型、长航时应急型等多传感器机型;集成0.5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技术与地面三维扫描仪,构建起厘米级精度的实景三维城市模型。

广州市规划院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嵌入20余种算法模型,其中,违建识别准确率达95%,河涌排污AI溯源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80%。其建立的数据共享网,首创数据“选数车”功能,向数十家单位开放历史数据调用权限,有效减少因重复飞行造成的资源浪费。面对突发灾害时,“广州鹰眼”(南沙)无人机可在10分钟内抵达现场(如万顷沙台风灾情处置),半小时内完成高清影像回传,辅助决策效率提升3倍。

场景革命:织密服务体系“一张网”

自上线运行一年来,“广州鹰眼”(南沙)聚焦区政府及相关业务部门需求,累计提供服务超500次,安全飞行超2.3万架次,日均飞行近100架次、航程近千公里,形成服务自然资源监测、城市运行管理监测、水务监测、交通及建设监测、应急监测等八大领域共38类应用场景,持续激活城市治理“神经末梢”。

在自然资源监管方面,广州鹰眼(南沙)开展耕地AI巡查,建立覆盖耕地资源、林草湿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全要素的无人机监测服务,全面摸清南沙生态家底。同时,其下沉一线服务“百千万工程”,实施乡村“七个一”影像工程,以19台机库接入省级平台,覆盖75个村居;建立“百千万工程”常态化指挥调度与“美丽乡村”监测机制,完成10余次省、市级调度任务。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中,“广州鹰眼”(南沙)支撑多次应急任务,响应速度提升80%。在为榄核镇、万顷沙镇台风及龙卷风灾害提供应急监测时,半小时内传回受灾现场第一手资料,为灾后评估分析争取了宝贵时间。

除此之外,“广州鹰眼”(南沙)从民生服务切入,科技赋能惠民生。在登革热防控中,其创新利用无人机对大范围居民楼积水开展定量检测,如排查黄阁镇楼顶积水点217处,并将线索即时反馈至疾控部门,助力优先阻断登革热传播链条。

在大岗樱花节期间,“广州鹰眼”(南沙)通过空中航拍直播等形式打造沉浸式宣传场景,吸引众多网友在线观看互动;南沙马拉松赛事期间,依托无人机高空巡航与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安防布控、赛道巡检全流程高效协同,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70%。“无人机+文旅”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文旅活动的呈现形式,更以立体化传播强化了“南沙名片”的辨识度与影响力。

“广州鹰眼”(南沙)实现了运营机制的革新、AI技术的突破及数据挖掘的深化等多维创新,成功塑造了“广州鹰眼”(低空智能遥感监测网)这一品牌新名片,成为广州市规划院在低空经济领域以科技赋能城市治理的标志性成果。

(广州市规划院南沙分院)

2025-07-24 全国首个低空遥感网助力城市治理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9316.html 1 3 “广州鹰眼”(南沙)成功运行一周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