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在线召开了2025年度第一次工作会议。联合体全部12家成员单位的代表参会,共同回顾了2024年的工作成果,并对2025年的工作方向与发展机遇进行了深入研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主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会议。
联合体2024-2025年度执行主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会长马向明对2024-2025年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他重点介绍了“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高端论坛”的举办情况及成果产出,包括编印论坛资料汇编一本、形成《顺应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新趋势,探索交通设施建设运营新方式》政策建议一份、制作宣传视频一部。同时,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正在抓紧推进联合体标识徽章制作工作。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从多个方面对联合体秘书处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在组织工作方面,修订《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联合体规程》,强化核心城市参与;在品牌传播方面,采用“联合体专题网页+国家级媒体”的联动宣传模式,扩大联合体社会影响力;在学术提升方面,推动论坛参加科技部核心学术会议遴选,提升学术影响力;在产权保护方面,完成联合体标识的国家商标注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将全力支持联合体发展,包括:进一步落实国家战略,整合资源建言献策;依托中国科协等平台扩大社会影响;借鉴全球湾区治理经验,开展国际交流;围绕规划领域急需技术标准,组织研制团体标准;深化三地青年规划师对话,提供实践与创新平台。
联合体2025-2026年度执行主席、澳门规划学会会长崔世平介绍了2025-2026年工作计划。他宣布,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规划高端论坛将于2025年9月在澳门和广东珠海举行,主题聚焦“新质生产力驱动大湾区产业协同与城市共融发展”,探索湾区在新发展格局下的协同路径。澳门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丁启安详细介绍了高端论坛的筹备工作,并希望成员单位提出建议。珠海市规划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谭文杰表示全力支持,建议结合湾区需求和热点开展小型的论坛和沙龙;同时建议联合体致力于行业标准的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湾区高质量发展。
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联合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并对2025年的学术交流活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意见包括:探索多种形式,助力青年人才培养。做好成果传播,扩大联合体影响力。汇聚湾区力量,携手共谋湾区发展。
石楠在总结中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联合体的重要作用,湾区所有城市共同谋划,有所作为。
二是夯实平台协作机制,推动团体标准研制与资源共享。鼓励成员单位以联合体名义依法按章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湾区主体地位。
三是做好青年培养工作,青年人才培养是联合体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目前已通过制度调整、青年委员设置、青年托举等方式,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参与学术活动的机会。同时,积极推动香港与澳门的青年学子到内地实习,并为此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以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和交流。
四是扩大联合体国际影响力,凝练“湾区经验”并分享到全球,加强与国际主要湾区的交流合作,推动开放、合作向纵深发展。 (规划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