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徐敏
8月8日,中建集团“好房子”营造体系的实践样本、全国首批零碳社区项目——中建·玖上琅宸在上海揭开面纱。这场以“玖玖为功,方能为上”为主题的产品发布会,不仅发布了项目172项营造标准、“6633”细节管控及配套服务体系,更展示了建筑业以新质生产力重塑品质标准的创新实践。
中建·玖上琅宸位于上海静安区内环与中环之间,紧邻浦西最大城市绿地大宁公园,总计容建筑面积约9.32万平方米,规划涵盖高端住宅、办公及配套等多重业态。项目以“公园”理念重构城市空间,通过建筑与自然的共生设计,将大宁公园生态资源转化为宜居场景。
中建玖合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发明表示,项目自拿地起历时三百余天精研打磨,汇聚全球顶尖设计团队,打造静安大宁板块匹配城市核心地位的“塔尖之作”;同时作为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试点及全国首批零碳社区项目,该项目将国家战略、上海城市气质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深度融合。
数据驱动的营造体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好房子”的决策部署,中建集团构建了一套源于民生的精准标准——中建“好房子”体系。“我们分析6万多条客户原声,凝练出172项痛点解决方案。”中建玖合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华东区域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李坤揭示了项目如何通过技术革新与管理革命,实现从民生痛点到品质标杆的跨越。
据介绍,这套体系通过“六好协同”——好设计、好建造、好材料、好运维、好标准、好集成,把国家标准的厚度,转化为百姓生活的温度。
作为首批172项标准全落地的标杆之作,该项目创新采用“6633”实施框架:安全维度上达成36条标准,从社区到户内筑牢安全防线;舒适维度上达成114条标准,从基础环境、体感健康、居住体验、身心关怀等维度满足客户需求;绿色维度上达成9条标准,智慧维度上达成13条标准,从装修建材、助老服务、智能家居等维度,让家与未来同行。
李坤现场用两个典型案例展示技术穿透力:“针对南方梅雨季潮湿问题,采用10米架空层设计+0吸水率石材门套靴+防潮硅酸钙板吊顶,配合高效新风系统实现干爽环境;针对噪音痛点,四玻两腔窗、120毫米加厚楼板嵌入隔声垫、静音排水管形成三重屏障,打造全域宁静社区。”
从“防潮防霉”到“防吵”,该项目解决的每一个痛点都不是孤立的,背后是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李坤介绍:“我们梳理了270余项可量化、可验证、可追溯的技术措施清单。这份清单像一座坚实的桥梁,将‘好房子’标准和客户需求紧紧相连,最终汇聚成‘玖玖为上’的信条——以客户体验为上,以价值创造为上,登顶人居标杆!”
品控革命的创新实践
为确保172项标准精准落地,项目重构了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专门组建品质管控小组,创立了“教练员”“裁判员”与“运动员”三方制衡机制:由标准制定方、独立质检方、施工方形成协同监督网络,打破管理模糊地带,确保每一份材料、每一道工序达到最高标准。
李坤介绍,这套机制贯穿于四大核心管控场景:
在材料溯源管控中,从设计图纸封样阶段即启动全链条追踪、层层把关,绝不允许“货不对板”。特别是影响最终效果的饰面材料,由项目部、品质小组、各单位专家亲临现场进行验收。
隐蔽工程透明留痕则依托数字化手段。那些完工后就看不见的工程是管理中的重点,每完成一项都要在报验群“打卡”备案,同时,每一项验收都要用视频记录仪拍摄存档,保证数据可查。
尺寸精度控制达到毫米级标准。主体结构至精装修全过程尺寸数据录入动态台账,第三方实测团队使用精密仪器反复校核,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实施工厂源头飞检制度,品质小组联合第三方直接到材料工厂抽检,每批次留样编号,进行专业检测,确保送到工地的每一块板材、每一桶漆,都达到严苛的环保健康标准。
“有了这些标准还不够,我们还会落实多维度、全天候的检查动作。”李坤表示,日常巡查是基础,月度检查是全面体检,各类专项检查可以深挖细节,各部门联合检查则扫除盲区。
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实践
作为全国首批零碳社区,中建·玖上琅宸将碳中和目标转化为可验证的技术路径。能源结构上集成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与地源热泵系统,建立智慧微电网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建材选用建立碳足迹追踪机制,优先采用再生骨料混凝土和低碳陶瓷;运维阶段通过AIoT平台实时优化能耗,实现社区全周期低碳运行。“这不是概念包装,而是从碳核算模型到减碳措施落地的完整闭环。”李坤强调,这种将绿色技术穿透建造全链条的做法,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低碳开发范式。
发布会最后,与会领导一同种下树苗,正式启动中建“好房子·好服务”计划。从2005年大宁公园种下第一棵树开始,历经20年发展,孕育出全域中央公园式CBD。如今,中建·玖上琅宸又种下新的希望,铺展“好房子·好服务”、地标生活与上海绿色生态之路的美好图景。李坤强调,即将交付的中建·玖上琅宸不仅是一所好房子,更是一份用责任浇筑的“终身美好承诺”。据介绍,该项目将引导创建中建“玖合引力”健康城市生活服务体系,以生活圈、邻里圈、城市圈为宏观引领,以“递进式尊享”重塑物业服务品质标准。“这种将房屋交付视为服务起点的理念,也体现了央企的责任边界延伸。”李坤说。
在城市化向存量时代转型的当下,这种以精密技术、精益管理、绿色理念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正成为破解行业品质瓶颈的关键密钥。随着项目展示区在8月中旬开放,这座承载着技术理想与人居使命的作品,将以“久久为功”的匠心与“方能为上”的创新,持续探索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