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袁正刚认为,建筑业作为高度依赖空间逻辑的工业化行业,必须依托BIM技术构建三维图形平台和数字孪生体系来推动数字化转型;并分享了国产BIM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攻克“数据孤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园区军团CEO何霁介绍了注入鸿蒙、AI、绿色三大技术体系构建的未来智能空间,特别是结合BIM可视化技术,可实现业务智能分析和应用场景创新。他在论坛上还展示了华为打造智慧园区数字化平台方面的创新成果。
行业共建:“落沪”十年,BIM应用从试点到全面深化
今年正值上海BIM推广中心成立十周年。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会长、上海BIM推广中心主任崔明华在论坛开场中深情回顾道:“十年间,我们见证了BIM技术从最初的试点探索到如今的全面深化,这个过程凝聚了行业各界的智慧与心血。”他指出,BIM技术作为建筑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正以“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的颠覆性力量,重塑着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逻辑。
回首十年历程,这份坚持与成效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建筑市场监管处一级调研员沈宏在论坛现场解读《2025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时特别指出,这份已连续发布十年的报告,“详实记录了十年来上海市BIM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数据,彰显了上海在BIM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创新活力”。他认为,报告中选取的BIM技术应用创新大赛案例,充分体现了BIM技术的优势与价值。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副秘书长(主持工作)、上海BIM推广中心副秘书长张俊在题为《凝聚标准化动能·驱动BIM应用推广,擘画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的报告中展示了十年成果:“截至目前,协会已发布六项团体标准,正在编制四项,参与七项行标、三项地标编制。”她特别提到,《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服务收费标准》作为全国首部BIM全过程服务收费管理标准,已在上海五大新城建设中推广应用。更令人振奋的是,协会正在推动《上海市既有民用建筑绿色低碳改造适用技术目录》英文版发布,助力上海标准“走出去”。
在人才培养这一行业发展的基石上,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与上海BIM推广中心十年来的耕耘更是硕果累累。论坛上发布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三级高级工(建筑工程)》教材,正是上海市首套对标国家《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教材。该教材紧扣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要素,构建了“学用一体”的实践路径。从最初的普及培训,到如今形成技能等级认定、职业技能大赛、高端论坛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协会与中心成功为行业输送了大量兼具专业知识和数字化技能的“数字工匠”,为BIM技术的深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论坛在上海市第七届BIM技术应用创新大赛颁奖仪式中落下帷幕。本届大赛设立的优秀BIM全生命周期应用奖、技术集成应用奖、绿色低碳应用奖等项目案例奖,以及特别创意奖和优秀个人奖,生动展现了上海BIM技术应用正在向广度拓展、向深度迈进。上海市政总院道桥院项目经理罗绛豪、上海隧道院技术副总监衣娟等获奖代表在发表感言时表示,大赛不仅为行业同仁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更成了推动技术交流与进步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