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行业之声

上海黄浦城市更新“换挡加速”

持续推动外滩“第二立面”重现精彩

本报讯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推出“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展现十六个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8月27日,该系列第二场发布会举行,围绕“奋力打造上海中心城区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主题,介绍上海市黄浦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

“十四五”以来,黄浦区围绕核心引领区建设目标与“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发展主线,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城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黄浦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44亿元,“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可比增长约4.5%;区域经济密度达到163亿元/平方公里,保持上海市首位、全国前列;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99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

城市更新实现“换挡加速”

黄浦区始终将旧改作为最大的民生、最大的发展,推动城区功能品质不断迈上新台阶。

全力打赢旧改攻坚战。2022年7月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标志着上海中心城区持续30年的大规模成片旧改这一民心工程胜利收官,“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成片旧改3.7万户以上。

提速推进“两旧”改造。统筹各种资源,克服资金困难等难题,全力以赴完成零星旧改和“拎马桶”任务,加快推进小梁薄板房屋改造,蓬莱路北侧地块、保屯路211弄、复兴中路565弄等项目有力推进,2023-2024年全区“两旧”改造受益居民总量超过7000户。

有力推动重点功能区焕新升级。制定外滩第二立面区域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率先探索实施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评估师“三师联创”机制,老市府大楼完成更新改造、重现芳华。大新天地、南外滩、金陵路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有序推进,打造更有底蕴、更具活力、更富特色的城区发展新空间。

城区治理下足“绣花功夫”

黄浦区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治理现代化打造更多“黄浦样本”。

推动城区治理更加智慧。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化探索田子坊、数智外滩等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试点,“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网融合不断深化。

推动城区环境更加美丽。深化“三美联动”建设,重点景区实现“席地可坐”,“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品质巩固提升。打造“10分钟社区生活圈”,持续推进“一街一路”建设,建成一批风格鲜明的街区更新样板。

推动基层治理出彩出效。扎实推进“零距离家园”工程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四百”大走访,首创推进“动真碰硬”专项行动,新时代基层治理“三会”制度(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宝兴十法”等实践应用不断扩大,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治理模式持续深化,有效凝聚城区治理强大合力。

外滩“第二立面”区域城市更新

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介绍,推动外滩“第二立面”区域城市更新,也是黄浦独特的一项艰巨任务。老外滩地区有177栋老大楼,这是上海最具标志性的地区。通过“三师联创”机制,稳步推进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到目前为止实现了近3600户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同时完成了43幢老大楼产权归集。今年,外滩-01、02更新单元规划实施方案获得批复,目前正在推进03单元中的上海海关、浦发银行所在的街区,正在进行片区更新方案深化设计,同时老市府大楼项目已经完成,正在全球招商。外滩地区城市更新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案例。

面向“十五五”,黄浦将在完成零星旧改的基础上,持续推动老旧住房综合改造和城市“微更新”,积极探索可持续、可复制的更新模式,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推动民生水平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稳步迈进。 (见习记者 任思源)

2025-09-01 任思源 持续推动外滩“第二立面”重现精彩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9540.html 1 3 上海黄浦城市更新“换挡加速” /enpproperty-->